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梁实秋曾说: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能做的事。”


人到中年,历经岁月磨难,尝遍生活苦甜。


对人生有了更通透的认识,更深刻的感悟。


逐渐明白想要过得舒心,就得学会约束自己: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不多言,祸少


古人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多嘴多舌,容易招致祸端,给自己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说一个故事。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一天,一个当年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伙伴求见。


这个伙伴见到朱元璋,高兴得手舞足蹈,马上滔滔不绝地回忆起两人当年一起给富人家放牛的事,还讲起一起偷豆子的经历:


“有一次,我们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结果把罐子都打破了,而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不幸被红草根卡住了喉咙,差点儿连命都丢了……”


见这位儿时的伙伴在文武百官面前将这种糗事说了出来,朱元璋又气又恼,尴尬不已。他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这个满嘴胡言的人拖出去斩了!”


心无遮拦是坦荡,口无遮拦是祸端。


管不住嘴,最后只会祸延己身。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来源:全景视觉


王阳明曾遇到一位聋哑人,这位聋哑人因为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听是非,生活中便少了许多糟心事,日子过得很是自在快活。


王阳明因此深受启发,写道:“话多事多,麻烦也多。道德在行,不在言说。说人是非,一句也多。”


他用这些话警醒自己不说人非,少言修心。


《格言联璧》有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中年以后,管住嘴,不道人短,不言人过,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也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不多事,省心

《弟子规》有言:“不关己,莫闲管。”


跟自己无关的事,不随便干涉,是一个人基本的修养。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无端插手别人的私事,以为自己是助人为乐,结果却不招人待见,自己还一肚子委屈,觉得是好心被当作了驴肝肺。


殊不知,不拿自己当外人,硬生生地插手别人的事情,不仅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还容易引火烧身。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来源:全景视觉


昆剧《狮吼记》里记载过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


有一次,苏东坡与好友陈季常携歌妓春游。


陈季常的妻子柳氏知道后,便罚季常跪在荷池边。


苏东坡看不过眼,对柳氏晓以妇道,说她没有所出,应该让丈夫纳妾,成其美事。


柳氏听了气不打一处来,拿着棍子追打苏轼,吓得他狼狈而逃。


别人的事情,尤其是家事,倘若与自己没有瓜葛,就不要去随便干涉。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你以为的为别人好,别人未必觉得好。


看过一个关于《西游记》的段子:


唐僧很是细心,总是喜欢照顾弟子们。


有一天,他发现孙悟空的裤子上有个洞,就默默把洞给缝上了。


可第二天他一看,发现缝好的洞又开了,就再一次把洞给缝上。


第三天还是这样,他就又缝了一次。


他虽然细心周到,但孙悟空却火了,不耐烦地说:


“师父,你不要多管闲事行不行?你把洞给我缝上,叫我的尾巴往哪里放?”


《偷影子的人》中说:“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哪怕是为了对方好。”


盲目插手与己无关的闲杂事情,不仅浪费自己的心力,很多时候还容易落得个“好心没好报”的局面。


人到中年,把握好与人相处的分寸,不多管闲事,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还自己一份清静。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来源:全景视觉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不多情,伤少

作家张萌说:

“一个人最可怕的想法,就是想着跟所有人都做朋友,这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人这一生,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但没必要把自己的真心见人就给。


因为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将心比心。


《武林外传》里,祝无双自踏入同福客栈起,就对客栈里的所有人都掏心掏肺。


她不仅总是抢着帮大家干脏活累活,还常常事无巨细地照顾大家的情绪和感受。


有人落枕,她马上贴心地给人家做荞麦枕头;有人分手,她即便自己心情一团糟,还是立马站出来耐心安慰。


可一直以来付出所有热情和真心的她,并没有换来他人同等程度的温柔以待,反而被当成了一个小透明。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来源:全景视觉


有一次,她和小郭比拼才艺,输了的就要离开客栈。


比赛总共四个环节,本来她已经赢了三轮,是妥妥的胜利方。


可在最终投票表态的时候,客栈里的其他伙伴作为评委,却全都向着小郭,没有一个人在意她输了就无处可去的事实。


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好心好意都会被感恩,也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来真情。


正如有段话所说:


“你有情,别人未必有义;你全心,别人未必全意。你赠出一颗真心,未必会有好结果。”


与人交往,不必对谁都好。学会区别对待,才是最好的社交原则。


演员刘涛在娱乐圈闯荡二十多年,认识的人数不胜数。


但她坦承,自己总共只有两个闺密。


这不是她人缘不好,而是在她看来,自己精力有限,没必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只留下三两知己,全心全意去对待,足矣。


热情要有选择,付出要有门槛,才能少一些失望和伤害。


人到中年,不要试图对所有人好,不要对所有人都无差别地热情以待。


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值得的人身上,才是智举。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来源:全景视觉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看过一句话:


“人到中年,约束自己的不再是外界的法度,而是内心的规矩。”


中年以后,管好自己,行止有度。


不说不能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不交不必交的人。


人生下半场才能过得平和、自在,活得舒心、惬意。


中年以后,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作者: 握书姑娘,来源:洞见。

发布于 2022-12-02 16:16:37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7
目录

    0 条评论

    请文明发言哦~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复制成功

    微信号: 1103074581
    复制微信号到微信添加客服!

    我知道了
    110307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