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飞kathy英语口语特色语音课 韩语发音课 网盘分享
自由不是 28 任性,任性并不自由。自由是 15 要掌握事物的 10 规律,譬 如唯物论讲掌握了 11 规律,你 16 才得到自由。而他 20 是 26 把事物的 4 规律、本质当作思 想、概念,所以真正达到思维的 13 阶段,掌握了 9 事物的 33 本质,那就达到自由了 7 。
阿飞kathy英语口语特色语音课 韩语发音课 网盘分享
他 32 在这里,是作了 2 唯心主义的 24 表述,所以大家听起来总感到比较难懂。我 14 们 接触唯心主义著作比较少的 3 时候,是不太容易理解他 8 的思想线索的。实际上, 他里面还是表达了 6 一个合理的思想,就是表达了我 12 们平常说的,只有掌握了 事物的本质,才能得到自由,可是他认为,本质就是思想性的东西,就是概 念性的东西,所以他认为思想概念的特点就是自由。这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
表述了一个合理的思想,掌握了事物本质就能获得自由。
逻辑学就是以思想、概念为对象,概念又是很多环节、规定性的一个有 机的统一体。在认识过程中去把握概念、认识概念的时候,有三大阶段。这 里感性认识已经抛开了,而是上次说的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这样三个
阶段。
相应于这三个阶段,他就把他的《逻辑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 叫作“存在论”, 23 或者“有论”。 “有论”里所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22 是把握 概念的直接性,还没有把握概念中间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矛盾转化,更谈 不上它们最后的统一性,都还没有达到这一步。在“有论”阶段,对于概念 还只是直接的认识,看到概念这个规定性就是这个规定性就完了,不涉及另 外一个规定性。如看到“有”, 17 就是“有”这一方面;看到“无”, 5 就是“无” 这一方面;看到“质”, 25 就是“质”这一方面;看到“量”,就是“量”这
一方面。质和量、有和无彼此内在的联系,还没有明显地看出来,对概念各
个环节还只是有一个直接的认识。所以“存在论”里所讲的,还只是相当于 直接认识阶段。不过还要注意,这里还是就概念来讲的,已经达到《精神现 象学》的最高领域,譬如爬梯子,已经上到二层楼了。关于“梯子”,《精
神现象学》里已经讲过了。
黑格尔认为,“存在论”里讲质就是质,量就是量,有就是有,无就是无, 但实际上,有和无是有内在联系的,质和量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他在“存 在论”中还是要进行分析, 一分析,有里有无,质里有量,等等等等。他这 样分析的结果,“此”不是单纯的此,“彼”也不是单纯的彼。实际上,“此” 是要转化为“彼”的, “彼”是要转化为“此”的。实际上,由于概念里面 潜藏着内在联系的,所以要相互转化。由于潜在着内在联系、内在矛盾而相 互转化,这就是消极理性。它的产物是什么呢? 21 就是由正面过渡到反面,由“存
在论”过渡到“本质篇”了。
“本质篇”就是对立双方内在联系、内在矛盾的相互转化,明白地表现 出来了。在头一个阶段,内在矛盾还是有的,它只是潜在的。到消极理性,
就明白地表现出来了。 “本质篇”就是这样一个产物。
那么, “概念篇”就是两者的对立统一,统一为有机的环节。关于本质
篇和概念篇的概念转化情况,以后再讲。现在只讲“存在篇”。
在黑格尔看来,不仅《逻辑学》这三个部分是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 性的产物,实际上,在黑格尔看来这三一体(就是正反合)的每一个环节都 相当于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那就是“正”是知性的产物, “反”是 消极理性的产物, “合”是积极理性的产物。不仅就这三个大的部分的区分 是这样,实际上这个原则,就是知性、消极理性、积极理性,可以应用于他 的全部哲学,当然包括《逻辑学》里面的每一个三一体、每一个三一体的每 一个环节。那就是“正”是知性的产物, “反”是消极理性的产物,“合” 是积极理性的产物。例如,单纯的“有”,就是知性的产物;然后,你 1 进一 步认识到“有”里面潜藏着“无”,认识到这一步,那就是消极的理性阶段了; 然后,再进一步认识到有和无是同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的环节,是同一个统 一体构成的因素,那就是“变”。有和无都是“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
认识到这一步了,就表示达到了积极理性的阶段。有、无、变是这个样子
“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这三大部分也是这样。其余的每一个三一体,
在黑格尔看来都是这个样子。
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 一方面如刚才讲的,“正”是知性的产物,“反” 是消极理性的产物,“合”是积极理性的产物。但是同时又讲, “存在论” 相当于感性认识。知性已经到了理性认识阶段,可是为什么他们又说“存在 篇”是相当于感官、直觉中的东西,这不是有些矛盾吗? 29 这个问题就在于“相 当于”这个意思,就是《逻辑学》“存在篇”里所应用的那些范畴,是把感 性认识里面的东西用概念来表达了。所以,尽管是相当于感性认识中直接的 表面的那些东西,但并不就是像《精神现象学》中的感性确定性那样的感性 认识的东西。《逻辑学》讲的都是概念,我可以用概念来表达低级认识那个 阶段,如《逻辑学》中所讲的第一个概念“纯有”“纯存在”,就是什么规 定性都没有,那不是跟感性确定性一样吗? 31 可是这两者有一个不同。感性确 定性是指活生生的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那么《逻辑学》的“纯存在”是用 思想概念表达、表述的感性确定性,这两个层次是不一样的。感性确定性是 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的最低级的意识状态。“纯存在”这个概念是用概念把那 个低级的形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一个“纯存在”的概念了,有这样一个区別。
这是关于《逻辑学》三个部分的划分。
具体概念、思想概念是很多不同环节的有机统一体,从哪里开端呢? 18 你 34 说有三大阶段,有“存在论” “本质论” “概念论”这样三个大阶段,那么, “存在论”研究又从什么地方开始,或者说整个《逻辑学》从哪个概念开始? 19 大的方面,你 27 可以说从“存在论”开始,然后进到本质论,然后进到概念论, 那是三个大的划分,三个大的杠杠。那么具体来说,那么多环节,有、无、质、 量、变、本质、现象、因果等等,百十来个,黑格尔举了那么多环节,究竟 我从哪一个环节开端,开端的原则是什么?这就产生了一个《逻辑学》从何 开端的问题。因此,《大逻辑》 一开始讲“存在论”时,首先就谈了这个问题, 谈了《逻辑学》的开端问题。《逻辑学》从何开始?《小逻辑》没有这个标题, 但一开始,实际内容也要从开端的问题说起。上次我已经讲过了,关于开端
的问题,黑格尔有好几种讲法,好几种开端,那么到底有哪几种开端呢?
第一种开端,是具体的认识过程的开端。整个人的认识的过程的开端是
什么?那就是以《精神现象学》的感性确定性为开端。
第二种开端,就是哲学的对象的意义之下的开端,就是哲学以什么为对 象,那就是以概念为开端,以绝对为开端。绝对就是所有的概念、所有的环 节的一个有机体的大一统、最高的统一体了。这个开端已经讲了,就是《精
神现象学》末尾讲的哲学体系本身。
第三种开端,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概念本身是很多的环节,究竟 从哪开端?就叫作《逻辑学》的开端。我上次曾经说过四种意义的开端,四 种意义中的以绝对为开端,以概念为开端,都是从《逻辑学》对象这个意义
来讲的,这两个意义又可以合并为一个意义,所以有三种意义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