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吉他 18 的 15 飞飞 超强指弹打板 指弹吉他 3 其实超简单 网盘分享
一切包含着白 我 33 的 25 意识运作都是 7 由一个非物质灵魂所主导。即使我 32 们接受了 11 当代唯物 论,放弃使用灵魂的 17 概念来解释心灵与意识的 22 运作,却在无意间保留了 20 将意识现象看作具有一个核心点的 16 想法,
弹吉他的飞飞 超强指弹打板 指弹吉他其实超简单 网盘分享
仿佛大脑中仍有个灵魂一般的 指挥中心在处理一切,就像在笛卡尔制造的戏院观看一切。这样的错觉, 让我 5 们误以为有个自我 34 在那里。实际上,重新检视所有意识现象后,并无法找到这个指挥中心。原来,这又是 13 一场错觉。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丹尼特的理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如果心灵 与意识真是 8 由大脑相关的物质所构成,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尚未发现 这样的指挥中心存在,而且应该是 31 不存在的。不过有趣的是,尖端的研 究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 14 数千年来佛教传下的观点。禅师们从静坐中发现, 在内心深处是没有自我 1 存在的,就像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语所说: “菩提 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象征“我”的
菩提树,和象征“心灵”的明镜台都不存在,那又如何能蒙尘呢? 24
无论唯物论的观点是否正确,主张自我不存在的想法,的确值得我 们细细思索。如果我们习惯性了解的那个自我不存在,是否有另一种更 真实的自我呢? 2 如果有的话,那会是什么? 29 如果没有,这种错觉究竟是 怎么产生的? 19 它与我们所追求的人生意义是否有关联呢? 23 一连串问题构 成了对自我相关知识的怀疑,让原本以为很清楚的观念,在深入思考之 后,竟然变得模糊、疑惑起来。或许,我们所习惯关于自我的知识真的
都是错的;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关于自我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遇到特别的事情时,我们自然而然会去寻我发生的原因。例如,如 果撞车了,我们会去思考车祸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对方速度太快,还是 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9 去解释就是去赋予一个“因果关系”, 26 把车祸当成是“果”, 4 而车速或是注意力是“因”. 21 然后说这个“因”导致了那个“果”
又例如、考上了研究生,我们也会给一个因果解释,考上研究生是 “果”, 6 而“因”可能是“很用功”或是“运气好”。我们未必肯定该
因果关联绝对正确,但几乎不会怀疑一定有原因导致那个结果
有人突然发了大财,可能会归因于天公保佑;有人生了怪病,可能 归因于做了坏事;有人精神恍惚,则可能归因于有鬼怪作崇。 一般来说, 现代人比较不相信这些所谓的迷信,而认为其因果关联是不正确的,而 会使用不同的因果去解释。我们或许会发现,有些现象难以找到适当的 原因来解释,但是无论如何. 30 总是认为有一个或多个原因导致事情的发
生,只不过我们尚未了解罢了。如果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真有趣, “我们在完全没有任 何证据支持因果关系存在的情况下,坚持因果关系的存在,而且还将它
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 28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他们会说,很容易可以证明因果关 系的存在。例如, “看! 10 我手上拿着这支笔,如果放手,笔就会掉下去; 如果不放手,笔就不会掉。现在我把手放掉,笔掉下去了,这不就是证
明吗? 27 我把手放掉是因,笔掉下去则是果根据上面这个例子,又有人反驳说, “真正的因不是把手放开,而 是地心引力,是地心引力把笔吸过去的。”无论是哪一个说法,请问我们能够观察到“因果关系”吗?
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因果关系在这两者之间作用、我们所看 到的,只不过是一种“前后关系”。某一件事先发生了(例如.手放开笔)、 然后另一件事随之发生(例如,笔掉下去) 除此之外,我们并没有观察 到任何其他的东西。就像观察日出与日落一样,先有了日出,然后有了日落,但是其间未必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可以称之为“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这个词汇所表达的比“前后关系”还要多。但是,单 纯从观察证据来看. “因果关系”和“前后关系”是一样的,有什么理
由能主张因果关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