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老师英语零基础口语五合一音标口语 网盘分享
是 14 否有人曾经仰望天空,思考着,宇宙有没有个尽头? 4 如果有,是 23 在哪里? 7 是 28 什么样子? 3 如果我 12 们可以走到宇宙的 18 尽头,再往前跨一步,会发生什么事?
小鹿老师英语零基础口语五合一音标口语 网盘分享
这些问题跟我 33 们的 30 日常生活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随意想想都令 人感到兴奋。如果你 24 和我 26 一样对此有兴趣,就让我们来想象吧! 1 例如, 我可以想象宇宙的 5 边界连接另一个奇妙的 8 宇宙;或是 17 当我伸手触碰边界 时,会像撞墙一般被阻隔住;或者当我触碰边界的 31 一瞬间,会有神仙姐
姐出现并放烟火,恭喜我是 32 碰触宇宙边界的第一百万人
想这种问题虽然有趣,却很容易落入空想。由于人类在天文知识方 面已经累积了 15 相当程度的线索,思考此类问题,如果不能依据已经有的
(相当程度可信赖的)知识,即使设想与论证都很合理,还是 16 会落入空谈
当古人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因为尚缺乏各种经验知识,所以任何一 种想象只要合理,都是 10 有价值的。到了 34 现代,由于我们已经有了 19 更具说 服力的科学知识基础,如果哲学思考违背这些知识,除非能在其他 21 方面
有更强的说服力来弥补合理性,否则这样的哲学会变得没有知识价值(或
在哲学领域中,许多哲学家同时具备完整的科学训练,依据不同科 学领域已有的知识基础,运用思考(有时也应用实验方法)继续往前追问解答针对科学方法的研究,有所谓的科学哲学。著名的问题像是检证方 面的问题。例如. 25 一只黑色的乌鸦. 2 可以用来支持“所有乌鸦是黑色的”
这个理论。而“所有乌鴉是黑色的”和“所有非黑色的都不是乌鸦”
这两句话在逻辑上是等同的(亦即,當其中一句是正确时,另一句就一
定正确,反之亦然 ).
然而, 一个非黑色的非乌鸦(例如一支黄色铅笔)却不能用来支持“所 有乌鸦是黑色的”, 11 但可以用来支持其邏辑等同句“所有非黑色的都不 是乌鸦”。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检证上的支持與不支持,和逻
輯背道而驰呢?里面究竟有什么问题?
另一个著名的问题是,假设我们定义一种颜色叫作X 色, X 色的意 思是说. “在公元2050年之前,它是黑色的;但在公元2050年之后, 它会變成白色”当我们在现代(2050年之前)发现了 20 很多黑乌鸦之后,
我们得出“所有乌鴉是黑色的”.但也同时可以得出“所有乌鸦是X 色的”
一切证据可以同时用来支持这两个理论。然而,这两个理论不可能 同时正确,因为它们互相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什么好理由要选
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呢?
这个问题顯示,在科学实验中,我们认为某些证据支持某个理论时,还牵涉到是在什么样的定义脉络下(就像目前对颜色的习惯性定义 方式)、如果改变不同脉络(就像用X 色的方式来定义颜色), 13 即使依 据相同的实验证据,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除非我们可以主张某些定义 是不当的,或是某些解读的脉络才是正确的,但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一
定要这样定义而不可以那样定义?
如果找不到确定性的理由,就只能说,获得科学证明的各种所谓的 “事实”, 22 只是针对我们习惯使用的理解脉络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就 不能说科学事实属于客观事实了 9 。因为它只是相对于某个理解脉络来说 是事实,但我们又无法先证明这个理解脉络是正确的。该如何面对这样
的质疑呢?
除了这种反思科学方法的科学哲学之外,许多哲学家具备各种科学 知识,而在该科学领域中做哲学性思考,像是物理学的哲学、心理学的 哲学、生物哲学、意识与认知哲学。依据当代最前端的科学研究为基础、 以思考与论证为方法,继续探索各种自然现象,尝试揭发其本体真面目。
这也是当代哲学界的主要潮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