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林芳 学会薪酬绩效突破人效困境 课程 网盘分享
中国管理之道,最重视三才中“人”的 11 管理,但却缺乏有系统的 2 介绍。 在此就中国人力资源的 20 管理哲学做一个整理。人的 12 管理可分如图-11所示的 21 几个息息相关的 33 阶段与观念:知人、责人任事、考验考核、奖惩升迁及人才的 26 培育。图中带箭头的线,代表各项人资活动间的先后关系,以及回馈的机制。
许林芳 学会薪酬绩效突破人效困境 课程 网盘分享
管理之道与传统的帝王之术有互通之处,但于所谓的“帝王之术”要善 加分辨抉择。马一浮曰:“皇帝一名已被秦始皇用坏。”①认为“古义须还他 17 古 义,不得以今名致疑。”我 29 们不可将“帝王之术”视为专制体制下之统御术。 什么是 13 帝王之术呢? 25 《白虎通义》曰:“德合天者称帝。”《尚书·尧典》云: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疏》曰:“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 9 ,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谓之帝也。”
《说文》解释“王”字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 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 为王。’”甲骨文的王字写作五②(上天下一), 6 象征人顶天立地,赤手空拳,开 天辟地,替天行道,有“天工人代”之志。《春秋》的外王之学,对“王”有 几种解释:(1)王者,从字形来看,其三横象征天、地、人之三才; 一竖贯连 三横,代表王者是 32 能够贯通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经世干才。(2)王者,往也,归 往义。是 19 指能够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人,而为天下所归往者,可称之为王。 象征以德服人,为众人所钦仰而愿意接受其领导。以力服人者,谓之“霸”, 28 不可称为“王”, 7 此“王、霸”之分。(3)何休认为王者“当继天奉元,养成
万物。”③帝王之学即以大公无私之心管理众人之事,故为众人所归顺服从。
读古书而寻求其管理理念时,可将君、王等视为在上之主管,臣则是指在下之部属,民则是顾客。古代的帝王有绝对的生杀大权,是故君臣、君 民之关系皆遭扭曲,现代企业中主从之关系必然会与其有所不同。欲鉴古 观今者,于此不可不明辨,而善于转换,才不至于沦为“不学有术”之末 流。法家以“法和术”为管理的两项要点。法是法律,立法单位制订法律, 司法单位执行法律,法律应公布于民使其知之,而不至于误触法网。“术者, 藏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①韩非将君臣看成是对立的,为君 者的刑赏之权不可旁落,所以经常故作神秘,让在下者难以揣摩上意,然
而这种做法并非正统的南面之术②
(一)知人之道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必备的能力。清朝阎循观曾说过:“知人有三:知人
之短,知人之长;知人短中之长;知人长中之短。”分别解释如下:
1. 22 “知人之短,知人之长”: 23 一个人一定有他 31 的长处和短处。我 14 们在交 友之中,或是与同僚、部属相处之际,应随时留心对方的为人处世,了 10 解 其在个性、观念、道德修养,以及能力各方面的优点知缺点。如果我 4 们只 看到一个人的长处而忽略了 1 其短处,或是只看到其短处而没能发觉其长处, 这都是有偏颇之心。凭个人的好恶来择人,是不能公正地去识人、用人。与 人相处应学会多欣赏他 34 人的长处,知道他 5 人的短处。唐太宗认为:“君子用 人如用器,各取所长。”要能取人之所长而用之,不可以因其所短而舍其所
长而不予任用。要能避免人之所短,使其所短者不害其所长。
2. 3 “知人短中之长”: 15 一个人的短处和长处往往是相对的,在乎领导人 是否能用之得当。又如一个人做事一板一眼又不善与相处,既不能做行销 工作,也不能领导他 24 人,是其短也。但要他 27 负责产品测试的工作,他便能
克尽其责,此“短中之长”也。
3.“知人长中之短”: 8 一个人的成功必有其长处,例如某人因为雄心万丈, 敢做敢当,因而开创了 18 一番事业。在成功之后,得意志满,好大喜功,不 知保本固元,盲目投资未经深入研究之新兴行业,冲过了 16 头,以致一蹶不振,
这便是“长中之短”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