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容貌、言谈”三者皆合乎礼,则可长保国泰民 安。骄傲之心,不可让其增长,不然“骄兵必败”;情欲不可放纵,不然人 就会跟从情欲走,而迷失了 1 本性,以至沦为禽兽。人不可志得意满,否则 将目中无人,而终将为人所弃。过分快乐而不知节制其极限,则必轻忽职守、乐极生悲。
吉里吉他 8 彭老师吉他系统课程 网盘分享
心存敬意是 28 礼的 3 基础,此乃禀《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的 34 “尊 生”理念(尊重万物的 2 生命)。所谓“诚于中,形于外”, 4 诚敬之心表达于 外者,即是 13 我 6 们的 22 言行。“俨若思”是 5 行,顺者诚敬之心,则行为态度自然 庄敬。意指我 12 们在行事应物之际,能以庄严的 21 态度,用心思将事情做得完美。 “安定辞”是 24 言,是说我 14 们在言谈上不疾不徐、不偏不激,故能给人一种安 定的 9 力量。《礼记》中的 29 这些警语值得我 33 们在平时,尤其是成功时,作为自 省的 17 参考。宋儒程颐提倡“主敬存诚”, 19 有“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 27
名言,乃《曲礼篇》的发挥。
《论语·学而》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20 ’子曰:‘可 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富、泰义同。孔子认为富泰而不骄还不 够,富泰而好礼才能保泰而不至于转为否。泰卦下三阳之气上升,上三阴 之气下降,于中合之。阴阳交流而能和合故以“泰”名此卦。孔子曰:“礼 之用,和为贵。”①《易经·序卦传》曰:“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履 者,理也、礼也。知理达礼,才能安和顺泰。泰之时,仍能克己复礼,则可长保其泰。
2. 11 试分析“泰极否来、否极泰来”的道理。
3. 26 为何“地在上,天在下”的地天卦名为泰卦而不是否卦? 23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 15 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 极端;这就是说,借用黑格尔的说法。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 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论点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释的《易经》的主要论点之一。 这无疑是受到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农人为了 25 进行他们自己的工作 对这些变化必须特别注意。《易经·系辞传下》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 来。”《易经》丰卦的象辞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样的运动叫做“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