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以固有的 4 心理和别人交往时,交际对象的选择和交 际内容的深浅就会受到这种思维定势的左右。天地万物都在变化 之中,人的思想、观念等更具可变性,
底层人的自我 2 营销课汤姆张 网盘分享
如一味地依自己的主观臆测 去交际,就会陷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小圈圈,更有甚者,还 会走进交际的死胡同。老卢因分房之事去找单位主管,主管说他 12 各方面条件都够格,正在研究,事实也正是 29 如此。老卢心太急,心 想自己第一次是 1 空着手去,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以为主管是 25 “放 长线钓大鱼”。过了 20 些日子他 33 带了 31 厚礼再次找到那位主管,恰好 这时内部意见已经统一,老卢已在分房之列。送去的礼物硬是 27 被 老卢留在了 8 主管家。后来老卢搬进了 21 新房,产生了 30 “做官的就是心黑手长”的想法。以后换了 13 几次主管,他 28 总是抑郁不得志,它怀
疑自己是没有请吃送礼才会“面和心不和”。像老卢这种交际心理,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人各有志,人各有个性、脾气、兴趣爱好。既然坐到了 15 一个办
公室,就要有为他 10 人着想的精神,处处予以体谅,这是避免不愉快 的良方。某报社装有中央空调,小顾是个“大烟鬼”, 7 逢到天热开 空调时,他 3 就离开办公室到走道上过烟瘾,不“加害”别人。午休 时,其他 9 记者有看电视的习惯,也会照顾到小顾这个“午休王”, 32 把声音调得很低。这样“你 24 敬我 16 一寸,我 6 让你 5 一尺”, 11 使互谅成为彼此关系的“润滑剂”, 22 谁还会有意见呢? 34 缩短心理距离还要注意不宜过近。办公室,虽使各人的“办公”暴露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但每个人都不愿在别人“众目睽睽”之下“操作”, 17 因此,巧妙地运用“躲 避”、“回避”之术是很需要的。在这种时候,需要一个使彼此放心
的空间,需要有一些距离感。
其次,对别人的东西不轻易去翻动。办公室里,每个主人都有 一块“地盘”, 23 诸如物橱、办公桌之类。不随便翻动他人放在桌子 上的东西,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规矩,即使找东西,最好也让其 代找。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你 18 在翻动别人东西时,主人正好不 叫自到,那尴尬窘迫之相实在难受,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很让别人
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