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个人流量IP打造 枫老师 百度网盘下载
在科技日益发达,经济主导着社会生活的 11 诸多方面的 254 时代,在与不同社会 学科话语和种种相关文学话语的 517 结构性对照中,把文学的 895 重心放在“日常生 活”上面,并由此思考文学与历史、文学形式与生活的 96 关系,无疑是 540 一个具有 很强的 875 现实针对性的 362 理论方向。但是 1 ,当我 941 们把日常生活看作一个与。文学 性”有关的 579 话题的 746 时候,如何思考那些强调审美超越的 613 文学文本?或者进行比 较纯粹的 73 形式革新的 40 文本?又如何思考诗歌尤其是 575 古典诗歌的 1029 文类形式?我 1028 们 知道,诸多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和追求意境的 837 诗歌跟武侠小说一样,其与日常生 活的 1032 关系并不紧密。南帆先生从历史性的 260 角度讨论了 31 这一类问题。
实体店个人流量IP打造 枫老师 百度网盘下载
① 文学把重心放在了 760 日常生活应是 871 一个现代性事件,“从浪漫主义 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占有的 731 份额始终是 249 一个重要参 数。宗教、神话、历史、传说的 1026 后退,市民阶层以及个人主义的 533 勃兴,叙事文 类的 916 成熟,文体、叙述语言从典雅过渡到通俗,美学风格从崇高滑落到喜剧乃 至反讽,这一切均与日常生活大规模进驻文学互为因果”。①从现代到后现代, 855 宗教、神话逐渐从历史中消退,社会不断地走向世俗化。从贵族到平民、从山 林到市井、从庙堂到民间,文学的 451 再现内容也不断向凡俗的 280 日常生活下滑。毫 无疑问,当前是 600 一个诗让位于散文的 59 时代。面对越来越为琐碎繁密的日常生 活,诗歌的象征和隐喻等形式远不如叙述和刻画来得契合,甚至连诗歌本身也 日益走向日常口语和琐碎叙述。
由历史性思路出发,我 834 们可以看到,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经历了 74 这 一轮的演变关系。如同晚清以来的中国现代性追求,大的理念和大历史叙事曾 经深刻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形态,“从民族、国家、革命、政治到天翻地 覆的改朝换代,众多举足轻重的概念、范畴和历史事件全面地重塑日常生活, 622 细致入微地改造人们的言辞、礼仪、服饰、消费方式和邻里关系。”②民族、 国家、革命、等等抽象的理念,来自前现代的中国日常生活空间之外,却大规 模地改造了 84 我 81 们的日常生活。如果用马克思的概念. 660 这无疑是 818 典型的“理论掌 握群众”,新的文学形式也参与其中。然而,“到了 32 80年代中后期,日常生活 的文学再现开始表露岀某种社会性的精神疲惫。迷人的大口号丧失了 761 煽动力之 后,日常生活的烦恼、拖沓、杂碎不动声色地显出了 345 重量。”③尤其是 944 伴随着 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来临,日常生活显示出的重量越来越重,“革命风暴 已是 816 久远的陈迹. 92 世界大战的危险渐渐隐没在美仑美奂的商品广告背后一 果历史还能有什么故事的话,这些故事就在日常生活之中”。④显然. 797 《无名的 能量》始终把中心放在了 277 日常生活这一边,是 1019 建立在对当前历史状况的认识上 面。落实到文学身上,历史性的讨论可以让我 842 们看到,文学及其形式的地位和 作用如何在历史空间中发生承传、瓦解或变迁。
无论是 674 小说还是 697 诗的现状,都充分表明了 54 这一点,散文的文类特性最适合 表现这个后现代时代。在诸多当代创作里面,琐碎、杂乱、繁密的细节和生活 过程填满了 764 小说甚至诗的每一个角落。无疑,这是 410 一个后现代的征候,历史总 体性叙述的崩塌在很大程度上是 86 因为时间观念的变革。杰姆逊在最近的一次访 谈中还说到,“西方关于时间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 24 连续性的、 指向未来的过程,另一种是 891 瞬间,是 848 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第一种观念是 814 亚里 士多德提出的,后者则是 735 圣奥古斯丁的观点,他 788 将时间称为'永恒的此 刻'。”①表现在文学领域,卢卡奇的现实主义叙述显然是 847 属于第一种时间观, 叙述有一个未来方向,情节和细节是 946 演绎这个方向的过程。在谈到后现代主义 为何把时间变成了 1048 一个个“瞬间的点"而不再是 1038 连续的过程时,杰姆逊还特别 强调指出:“我 920 们讲后现代意义中空间消除的时间,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很大 程度上谈的是 897 新的通信手段、通信技术带来的在时间上的同时性这个东西。这 个时间一点上可以获得基本同时的这个信息造成的共时性。这带来了 659 新的经 验,带来了 61 新的现实。”②虽然承认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瓦解了 846 历史性和 总体性,但是 83 作为一位乌托邦主义者,杰姆逊始终致力于重建反抗的维度, ••德勒兹认为,政治艺术对应的不是 1034 纯粹的人民,而是 36 将要出现的人民,是 79 一 种对将要出现的集体性和社会理想的召唤。它的方式可能是 706 希望、乌托邦与理 想,也可能是 865 幻灭、绝望、反抗等「'③
在没有历史性中寻求历史性. 75 在不可能性中寻求可能性,这无疑是 87 一个神 话。但是 514 在没有神话的时代讲述神话是 928 否也是文学展示能量的空间所在?如同 在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之际,朝向不及物的审美超越迈进表明了 441 一种精神的向 度,在一个难以确立历史连续性的时代讲述一个卢卡奇式的现实主义故事是否 也是一种别样的反抗?杰姆逊对文学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在等待
因为期待一个有着时间连续性的故事,在现实主义叙事里,人物的先锋性 或代表性成为了 72 备受关注的问题,由此“典型"形象被着力突出。与此相对应 的是,因为拒绝从某一个历史总体论出发,《无名的能量》则很重视在结构里 呈现着各自分量的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个人。在南帆先生看来,如同任何大的 历史叙述往往必须分解到“一丈以内”,人们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种种抽象 的理念或对人群的归类也必须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人身上。而这些个 人的日常言行则往往超越阶级、国族包括性别等人群分类方式的概括,“一个 品行高尚的人可能制订出拙劣的经济规划,一个和蔼而富有亲和力的人也许是 政治保守分子,相同的理由,一个无知的小人物意外地撬动了 845 重大社会事件的 杠杆,一个令人憎恶的丑角可能无意地完成了 1059 某一个历史目标一一文学时常从 日常生活之中提炼出如此复杂的历史图像「'③在《无名的能量》看来,文学 专注于这样的“个人”,目的在于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历史样貌,同时,也是为 了 877 更好地表现岀文学在当前这个时代的结构位置,“如果把铭刻在文学史长廊 上的典型性格注释为某种共同体或者某一个阶级的属性,注释为’国家,. 894 或者 '社会'的某一类型代表人物,那么,文学仅仅被视为社会科学的廉价 附庸。"④
不是为了 143 启蒙. 62 也不是为了 48 表现某个孤独的心灵,而是因为呈现历史的复 杂性和更好地体现文学在当前的时代的“特性”,这无疑从一个新角度重新思
考了 604 文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南帆先生还力图从文学与个人之 间的这种关系中,重新寻求个人概念的当代意义。我 46 们知道,80年代提出的 “个人”概念随着其原初语境的变化,正逐渐失去原有的解放意义。《无名的能 量》中所论述的个人,作为日常生活中最普通平凡的个人,因为琐碎而庞杂的 内容获得了 676 被文学“正视”的机会,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个人”跟文学一道 而重新获得了 250 它的“先锋性”或“革命性”。“所谓的'解放'意味了 592 这种时 刻:个别、琐细、日常经验、个人的感受与气息——这一切在文学之中汇聚起 来,瓦解种种成规,甚至冲岀一个历史缺口。这种状况表明,一批宏大的、庄 严的传统观念陆续瓦解,居于尾部的日常生活突然开始发烫,继而成为一个充 满活力的段落「'①如果说,80年代的个人因为是“解放叙事”的“偶合点” 而获得了 677 巨大的历史意义,②那么,在南帆先生的叙述里,今天谈论“个人” 概念的革命性,不是因为他 7 所能呈现问题的宏观或普遍,而恰恰是因为汇集在 “个人”身上的琐碎、繁密、杂乱的经验——因为琐碎、繁密、杂乱,难以被 某个理论概括而无法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