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 844 考研英语课程 百度网盘下载
在很多人看来,底层是 808 一个常识问题. 893 对它的 920 思考和关注无须太多的 1019 理论。 有批评者甚至认为,诸如人文知识界比较常用的 23 话语分析等方法,对于底层问题 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把简单的 558 问题复杂化。我 63 们知道,一种理论的 752 实现程度主 要取决于它的 1009 需要程度。我 42 们衡量一篇文章是 755 否过于晦涩,是 446 否只是 531 理论家在进 行空洞的 24 理论表演, 853 不能只依据里面使用了 731 多少理论术语,或者使用了 700 什么样的 894 理论. 535 而应考虑这些术语、方法与其讨论对象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 164 联系。
栗子的 805 考研英语课程 百度网盘下载
这里面起作用的 873 因素很多,既有学科的 1051 差异. 28 也有特定术语和特定思想的 251 内在统一问题。在这个学科分化的 176 时代. 1070 人们可以以多种多样的 745 方式关注底层, 676 文学的 945 、哲学的 497 、法律的 249 、政治的 677 ,甚至宗教的 257 ,等等。用文史哲的 76 方式关注 “底层气 直接起作用的 1023 空问、范围和效果与其他 26 学科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我 544 们 看来,底层问题主要是 949 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在处理这种对象时,人文知识分子 所擅长的文本分析方法. 40 当然不如用法律、政治,甚至新闻报道等方式来得直接 有效。即使在人文知识,比如文学比较“走俏”的年代,人们也不会期望文学能 够直接改变世界。因此•当人们企图从人文学科的角度讨论底层时,无疑必须先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底层的什么方面最适合人文知识分子去处理,或者说从什么 样的角度切入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文知识在底层问题方面的有效性。
话语、符号和意识形态等文本知识是 843 当前人文学科, 858 特别是 87 文学学科所着 重关注的范围,分析这些对象,直接的政治经济学效果即使微乎其微,也自有 其存在的意义。特别是 826 当人们把底层当作一个“自然常识”时,恰恰突显出话
语、符号分析的重要性。底层是 85 一个政治经济学事实,同时我 51 们不能忽视它还 是 837 一个文化事实,一系列的话语、意识形态等文化中介制约着我 41 们对底层的观 察、叙述和想象. 441 特别是 878 自人文知识发生“语言转向”以来,对主客观认识中 介的分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68 一名上海下岗工人 实际享有的政治、经济,包括文化资源,在很多时候并不逊于民工中的“中 层”甚至“上层”,但为什么当我 1049 们言说“底层”时,却自觉不自觉地把他 27 们 和民工共同“划入”底层?除了 761 分析方法和理论视野的原因外,是 345 否有某种不 自觉的“隐在知识”在其中起作用?福柯的话语分析理论可以帮助我 622 们揭示这 些潜藏的文化力量。比如,我 947 们通常认为“性”是 29 一种自然的生物本能,但福 柯通过话语分析,却让我 742 们发现文化实践在其中所起到的建构作用。
必须指出的是 21 ,福柯的分析并没有否认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和性行为的存 在,而是 3 “鼓励你 12 怀疑那些被认为是 114 自然的、是 845 先天给予的事物”。①这些问 题一般被人们划入无须讨论的范围,而文化和知识的压抑恰恰就集中体现在当 人们认为它无须讨论•或者说在它成为一种“常识体验”的时候。作为一种 “自然”存在的认识装置,使我 569 们只能看到它“愿意”看见或能够看见的东西. 965 而另一些东西则被遮蔽或被排除在外。这种状况不仅出现在我 637 们的日常言说当 中,在一些专家话语中也同样存在。赛义德就是 1068 通过对东方学的话语分析,在貌 似客观、科学的西方人类学话语背后,发现了 71 隐藏的“东方意识气 同样,我 874 们 每天都在生产着大量关于底层的日常言说-包括学术性表述,在他 1026 们背后有没有 可能同样存在着某种“先在的底层想象”,我 1027 们是 968 否带着它观看底层、叙述底层? 362 比如农民问题,有一个问题无疑值得我 781 们思考,为什么在。五四”以来的各种文 化叙述中,农村或农民始终是 39 以期待被改造或被启蒙的形象出现?即使在农民形 象获得了 859 “正面"表述的革命叙事里,农民的这种“正面"仍然是亟待发掘或启 蒙的“正面气 这一现象是否可以促使我 36 们产生一种福柯式的疑问;是否在“现 代性”背景下,我 84 们的文化产生了 928 一种“共享”的关于农村的知识?
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对这个疑问的分析不是用来取代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等其他 832 学科的分析,更不是企图因此否认农村落后、愚昧的客观性,而是力图 指出一个文化的事实。它将有助于我 730 们理解其他 816 学科所无法说明的问题
谈论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不仅仅文学从业人员必须检讨自己的专业知识 与公共问题的结合点,在一个专业分工精细、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时代,其 他 91 学科的从业人员同样如此。公共问题总是与各种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并不 存在一个独立的公共知识等待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去探求,去发问。这时,人 们必须思考,一位专家该如何谈论自己不熟悉的公共问题,不同的谈论方式对 于问题的解决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又会造成什么样的 影响。这些无疑是必须仔细辨析的问题。人们或许会指出,专业体制划分是一 种现代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需要批判的对象。今天,知识分子的批判指向无
疑应包括现代学院专业体制。但是,立足于批判是一回事,如何批判又是另一 回事。前者是个立场选择问题,并不仅仅关涉知识分子,因为一个非知识分子 也同样可以作出相同的选择。而后者则无疑需要进入一个相对专业化的领域。 比如,谈论“纯文学”如何遮蔽了 1034 文学形式与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隐蔽联 系,又如何影响人文学知识人积极介入当代的历史空间。种种问题,都是在文 学知识的边缘探求“纯文学"和各种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跨学科的努力表 现出对现代学科分类体制的反动,但无论何种努力都隐含着特定的学科逻辑。 也就是说. 1016 目前的跨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目前的学科分类为前提。
必须指出的是,谈论知识分化后知识人的种种局限,并不是否认知识分子 介入时代公共空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以来, 56 中国知识分子追求新文化, 819 上下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且多数知识人以社会不公正的批判者作为自 我 788 定位、作为一种伟大的传统,我 1055 们无法用专业追求简单打发。面对激烈分化 的时代,经济传统促使知识分子参与现实问题,这是知识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但是. 645 之所以称作“传统",是要说明它形成于特定的历史过程,深刻切入了 916 我 674 们的精神生活,但又不是先验本质的东西, 952 从而保持着对未来或对异类的开 放性。因此,当今天的知识人背负着这种传统向时代发问的时候,无疑必须首 先检讨:在当前的知识结构场域中. 944 不同的知识还具有什么样的历史能量;这 些能量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达到最大化。比如“纯文 学”问题,做一名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在目前的中国语境是否可以成 为一种选择?如果可行的话,那么专业性很强的“纯文学”理想则从一个“意 识形态”转而成为一种充满现实批判性的资本时代的梦. 800 此外,知识的传承与 积累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儒家士大夫一般不会问:树叶为什么是绿色,月亮 为什么是圆的,鱼为什么只能生活在水里面……这些似乎无用,无精神高度, 601 甚至无道德关怀的种种知识探讨,我认为是有着悠久而深厚经济思想的中国知 识人所必须重视的内容,到今天仍然有强调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