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玫校长教育规划陪跑营2. 25 0 教育成长规划方案 网盘分享
针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关于概念和判断的 9 关系,一方面,辩证逻辑把判断看作概念的 33 发挥、 规定和陈述,形式逻辑把判断看作两个固定概念间的 34 外在联结;
佳玫校长教育规划陪跑营2. 29 0 教育成长规划方案 网盘分享
辩证逻辑把概念到判断的转化看成是 16 一种必然进展的过程, 形式逻辑把判断与概念看成同等平行的外在关系。很显然,前者所 研究的思维形式是 18 现成的、固定的,后者则是 28 和内容紧密联系的, 是 24 活生生的。在黑格尔看来,辩证逻辑所要把握的具体概念,是 2 包 含有充实的具体内容的,是 31 “绝对运动,好似一切生命的脉搏,因 而自己区别其自身。这种由于概念的自身活动而引起的分化作用, 将自己区别为它的各环节,就是 17 判断。因此,判断的意义,就可认 作概念的特殊化。无疑的,概念已是 1 潜在的特殊性。但在概念本身 里,特殊性尚没有显明地发挥出来。”也就是 12 说,思维形式从概念发 展到判断的过程,和认识内容的矛盾发展、自我 27 分化(或明白发挥)的过程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黑格尔认为,概念和判断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思维形式从概念发展到判断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也正是辩证逻辑 思维形式和内容相一致的具体表现。与此相反的是,形式逻辑从不 会从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矛盾中看待判断,只是机械地把“判断”视为静止的,根本不可能把判断看作是概念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另外,黑格尔还认为,在理解“判断”的时候,切不可把“判断”和另一个哲学概念——“命题”混淆在一起。,判断和命题是有区别的。 一方面,判断有真假,
命题有对错,真理是事物符合自己的概念。另一方面,判断是说概念,涉及本质,所以是真,命题都不涉及本质,只涉及一些不重 要的地方。判断要规定概念,发挥概念,说明概念,真的判断,要 符合概念,符合它的本质。而命题只是表述主词的一种特殊状态或
行动罢了 14 。
黑格尔大体上按照逻辑学中存在、本质和概念三个阶段,把判 断具体区分为“质的判断“、 “反思的判断”、 “必然的判断”和 “概念的判断”四类。从实际内容的角度来说,黑格尔是按概念的三 个环节论述判断形式的进展的,即第一类是个别的判断,第二和第
三类是特殊的判断,第四类是普遍的判断。
1、“质的判断”。
“质的判断”又称为“限有的判断”、“存在的判断”或者“直 接的判断”。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质的判断”首先就是“限有的判 断”, 15 它的谓词只限于普遍性的、直接的、感性的质,为此,“质的 判断”也可以叫做“直接判断”。黑格尔认为,“质的判断”可以是 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一般来讲,“质的判断”就是对个别事物 的某种感性的“质”进行肯定或者否定。从本质上讲,“质的判断” 不涉及概念的内容,只是单纯的形式意义上的肯定或者否定。例如 “西瓜是甜的”, 22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关于西瓜的“质的判断”, 32 只是 对西瓜的一种直接的、外在的、限有的属性进行了 26 判断,并没有从“西瓜”这种植物的本质意义上对西瓜进行研究。
2、“反思的判断”。
相对于“质的判断”, 5 “反思的判断”不是直接的。“反思的判 断”不仅对共同的“质”作判断,而且对一物与他 3 物之间的关系也 作判断。也就是说, “反思的判断”不仅“反思”自己,而且还“反思”与自己联系在一起的他 10 物。
具体来讲,“反思的判断”的“谓词”与“主词”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在“反思的判断”里,谓词不像“质的判断” 里的谓词一样是指直接的抽象的质。也即:“反思的判断”的“主 词”与“谓词”的关系不仅仅是自身的直接的质的关系,更是“主 词”通过“谓词”表明自身与另一事物的联系。例如,我 30 们在“质 的判断”里说,“西瓜是甜的”, 4 这只是说明了 13 西瓜的一种直接的属 性,所以这只是一个单纯的“质的判断”。但是如果我 6 们说,“西瓜 能帮助人们解渴”,在这一个判断里,我 23 们并不仅仅是从西瓜自身的 直接属性来考察西瓜,而是过渡到了 21 西瓜的外物(即人)的关系来
考察西瓜的属性,这就是一个关于西瓜的“反思的判断”。
黑格尔认为,所谓的“本质”就是指在一物与他 19 物的关系中考 察事物自身,而“反思的判断”正满足了“本质”这一特征,因此 黑格尔认为,“反思的判断”相当于概念发展的本质阶段。因此,相 对于“质的判断”来讲,“反思的判断”从更深层次上具体地叙述 了“具体概念”的内容,是深刻的、内在的、本质的。当然,“反思 的判断”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之处,例如,“反思的判断”自身虽然超 出了主词的个别性,涉及到了自身与周围其他 8 事物的关系,但是, “反思的判断”毕竟还只是抽象的、纯理智的思考方式,并不能表示 出主词的真实的概念,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还不能对客观的内在
本性进行真理意义上的揭示。
至此,黑格尔又对“反思的判断”的不同的发展过程中的单称 判断、特称判断和全称判断进行了区别。具体怎么理解这三个概念 呢? 11 我 7 们不妨来看几个例子。 “这种植物是有毒的。”——这就是一 个“单称判断”。这一判断中的“这种植物”既是单一的,又是普
遍的(含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