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凯平积极心理学

抖宝网 73 0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

课程百度网盘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 33 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 清华大学幸福课 网盘分享下载

“故意与责任”是 2 道德发展的 17 最初阶段。在“故意与责任” 阶段,道德意志要对“故意行为”的 31 结果“负责任”, 12 只要是 9    出于“故意行为”造成的 15 结果,“故意行为”的 1 行为者都要对   其(“故意行为”造成的 27 结果)负责。、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 清华大学幸福课 网盘分享下载



当然,这里的故意行为  只是 26 关于行为的“个别性”和“直接性”, 4 至于“故意行为” 外部的“复杂性”和“偶然性”, 16 行为者不可能都考虑到。因  此,黑格尔在这里所讲的“故意行为”的行为者都要对其  (“故意行为”造成的结果)负责,只是指行为者只对他 20 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责任。

此外,黑格尔还在这一内容中论述了 8 “动机”和“效果” 的辩证关系。黑格尔认为,“动机”和“效果”在本质上是统   一的,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动机”必须通过“效果”来验证,  而这里所讲的“统一”和“验证”是“动机”和“效果”两  者矛盾发展的两端。例如,黑格尔在他 14 的著作中这样论述道,  “主体就等于它的一连串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是一连串的无  价值的作品,那么, 3 34 的意志的主观性也同样是无价值的;反  之,如果它的一连串的行为是具有实体性质的,那么, 24 个人的内部意志也是具有实体性质的”。

“意图和福利”

“意图和福利”是道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 黑格尔把道德和幸福、福利联系在了 32 一起,认为道德和幸福实 际上也是统一的。首先,黑格尔认为,“人是生物”这一事实

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绝对符合理性的发展的;其次,人作为生物,他 25 的感觉欲望决定了 19 23 必然要竭力追求幸福,因此,人的 感觉欲望对于幸福的追求并不是卑下的、不合理的,而正好也 是符合理性的发展的。总而言之,作为生物的人有权把他 22 自己  的需要和欲望作为他终生追求的目的。但是单个的人追求幸福 是不是会和社会共同、普遍的幸福相矛盾呢? 7 黑格尔说, “个 人自己的主观满足(包括他的荣誉得到承认在内)也包括达到 有绝对价值的目的在内……只有把现有的东西提升为某种自己 创造的东西才会产生善的更高境界。”很显然,黑格尔认为, 单个的人追求幸福并不是和社会共同、普遍的幸福相矛盾的; 虽然在道德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主观、特殊的目的(个人幸福) 和客观、普遍的目的(义务)的矛盾,但这两者不是绝对不相

容的。

“善和良心”

“善和良心”是道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黑格尔认为,“善”是个人意志和普遍意志的统一,是被实现  了 30 的自由,也是道德行为者意识到的“普遍福利”同法的统 一 。黑格尔在论述“福利”和“法”对“善”的影响时说  “福利没有法就不是善,同样,法没有福利也不是善”。因此, 善是高于抽象法和个人福利的“绝对法”, 11 是道德追求的最高

目标。

“良心”是在“善”之后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在内心对 “善”的把握和判断。但是判断良心是不是真正的“善”, 13 不能 以“主观自我 18 确信”为标准,仅仅是建立在主观自我 10 确信基础 之上的“善”, 21 有时候很可能就是“善” 的 绝 对 反 面     “恶”。于是,黑格尔认为,“良心”要最终实现自己,变成真实的“善”, 29 必须要突破主观自我 5 确信这道“防线”, 6 进入观,最终在中社会生活的现实关系中实现自己。例如黑格尔 说,“主观的善和客观的、自在自为地存在的善的统一就是伦 理”。在这里,黑格尔在论述“善”和“良心”的关系时,不 仅考虑到了 28 个人内心的判断标准,而且注重从客观中,从现实 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善”和“良心”,这是十分难得的,尽

管黑格尔是在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准之上来考察这些关系的。


复制成功
110307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