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乐老师家长魔法阅读方法课美文仿写课人文素养 学习觉醒规划伴学营菁英 网盘分享
哲学的 10 对象不是 5 假定的 22 、武断的 24 ,哲学的对象是 15 讲内 在的必然性的。这是 34 什么意思呢? 27 黑格尔认为具体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总是 6 有 一个具体的特定的范围的,如生物学家研究的是生物现象,物理学家研究的 是物理现象,等等,所以具体的科学家他 23 所研究的对象总是有限的、片面的。
张可乐老师家长魔法阅读方法课美文仿写课人文素养 学习觉醒规划伴学营菁英 网盘分享
具体部门的科学家所研究的是本学科的具体对象,至于这个对象是怎么来的, 它和其他 32 范围里面的现象是个什么关系,他 30 们都不管,都不涉及它。只要以 具体科学为对象的科学家,他 2 总是以整个宇宙总体的无限复杂的现象的一部 分为对象。如果有个科学家说他研究宇宙整体,研究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如 马赫是研究物理学的,他是物理学家,他又研究宇宙的整体,那么, 28 按黑格
尔观点看来,那他就成为哲学家了 14 ,而所研究的那就是哲学的对象了 19 。
这也就是说,具体科学家所研究的东西总是一个有限的范围,而这有限 的范围和宇宙的整体是个什么关系,这个部分的现象是怎么来的,必然性何 在(这个必然性就是讲你 3 所研究的这个小范围的现象和整个宇宙的必然的联 系), 26 具体的科学不研究这个问题。如果研究这个问题,那你 16 除非作为哲学 家出现,不作为哲学家, 一般是不研究的。因此,就这个意义讲,自然科学 家是不研究“具有深广意义的必然性”的。这个可参看《小逻辑》导言有关 部分。黑格尔说自然科学家不研究这种具有深广意义的必然性。所谓深广意 义的必然性,就是你所研究的这一部分的现象和宇宙整体之间的必然联系。 这并不是生物学家所研究的生物现象的必然性,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现象的必 然性。哲学是研究深广意义的必然性,而具体科学家不研究具有深广意义的 必然性,那么具体科学家所研究的这个范围、这个天地,就是假定的、武断 的、没有得到说明的。如果得到说明,就必须把这一现象放到宇宙整体里面, 只有放到宇宙的整体里面,然后才能得到说明。而没有作出这种说明,这块小天地就是武断的、假定的。
黑格尔特别强调哲学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对象的是,哲学的对象是 研究各部分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研究各部分和宇宙整体的必然联系,总的 来说,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全体。这个全体是全到无法再全的全体,是个无所
不包的全体。这个无所不包的全体就是“一”, 25 这个“一”不是平常所说的一、二 、三 、四的“一”, 11 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个“大一”, 31 是个“大全”。 这个“大全”,黑格尔又管它叫“上帝”,又把它叫作绝对,所以黑格尔认 为哲学的对象就是“全体”,就是“绝对”,就是“大全”。哲学是研究真 理的,这个真理就是“绝对”。黑格尔要研究的真理,就是以绝对为对象的 真理,就是要研究全体。这个真理不是我 13 们平常所说的简单的判断,而是讲 宇宙整体的道理,所以是个全体,是个绝对。而这个全体,这个绝对不是死 板的、铁板一块的东西,这个真理是个过程。他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里 有的时候用的是“过程”,但是更多的用“是个系统”“是个体系”。这个 思想是针对谢林的直观哲学的。这本书整个都是对谢林的批判,特别是序言
部分,更是为此。
谢林认为最高的统一体是无差别的无矛盾的统一体,是可以凭直观就能 达到的,凭一种神秘的直觉就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了 21 。而黑格尔强调,要把握 绝对必须经过漫长的、艰难困苦的、 一步一步的阶梯。认识的过程是如此, 真理的自身的发展也是经过一系列范畴的体系而发展的。谢林认为凭聪明才 智就可以一步登天,真理是一蹴而就,而黑格尔强调真理的发展是有过程的 是一个体系。正因为这个缘故,黑格尔在序言一开始就特别强调,真理不在 于一开始就达到一个普遍性的结论,而在于包括普遍性的结论,更重要的在 于达到普遍性的过程。真理如果离开过程,如果只抱普遍性结论就认为是真 理,那么那个真理就是干瘪的、僵死的普遍性, 一个僵死的共性。这个结论, 要包括达到结论的过程,这个思想,就是他后来发挥的具体普遍的思想。他 后来在《哲学全书》里一再区分具体的普遍与抽象的普遍。抽象的普遍是离 开特殊的普遍,具体的普遍是包括特殊的普遍。这种思想已经在《精神现象 学》中就提出来了 33 。《精神现象学》特别强调包括结论和达到结论的过程。 所以他说:“现实的整体,不仅仅是结果,而且是结果连同产生结果的过程。” 黑格尔非常反对抽象的东西,反对一个人只要抓到一点结论就认为是得到了 17 真理的看法。真理是个全体,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29 黑格尔进一步认为,这个过程是个概念 发展的过程,所以,他认为真理是个“概念系统”“科学的系统”,这个“科学的系统”就是“概念的系统”。这点也是反对谢林的。谢林认为,只凭直觉就可以达到真理,黑格尔认为必须通过概念才能表达真理。他说,真理不 是一个“蒙昧的热情”。所以,黑格尔哲学是个概念的体系,是个科学的系统,
科学的系统,就是哲学的体系。
另外他说,真理即是一个过程,即是一个概念的过程,概念的体系。他说, 真理不在结论,也不在开端。因为是个过程,所以不仅不在结论,也不在开端, 不在一个单纯的开端。因为一个单纯的开端是一个没有展开的东西,而任何 事物的开端总是不完善的,如果开端就完备那何须还发展呢? 4 有的人就是把 真理只看成一个开端,不把它看作一个过程,西方哲学史上的那些神秘主义 者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他们都不讲体系、过程,只讲开端。他们认为开端 就是上帝,上帝产生万物,而产生万物的过程,他们都不讲。所以只讲开端 不讲过程,就必然陷入神秘主义。他说,这种哲学只能是密藏的,不能公开
表达出来为人人所了 20 解,因为过程闷死在开端里。
第二点,是谈真理是主体,是对立面的统一 。这个思想也是针对谢林的。 谢林认为,真理是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是个绝对的统一体。真理是无矛盾 的,甲就等于甲,甲不是个对立面的统一体。而黑格尔在序言里特别强调真 理是个过程,是个全体,是个矛盾发展的过程,是个对立统一的过程。黑格 尔有句有名的话,他说:“单一的东西分裂为二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个 树立对立面的二重化的过程。”这个“单一”,不是指个别的东西,而是指 最真实的东西,统一体的东西,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分为二”的过程。 真理就是一个“一分为二”的过程,树立对立面的过程,二重化的过程。简 单讲,真理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直线的发展。真理是自 己给自己制造一个对立面,给自己树立一个对立面,然后再去克服这个对立 面,达到统一的过程。真理就是一方(主体)异化为对方,把自己表现为自 己的对立面,主体自己树立一个客体。 “异化”的意思就是主体表现为对方。 他把客体看成主体的异化。黑格尔认为真理不仅仅是异化对方,而且是要克 服对方,使得对方又成为自己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按他的话说,就是“使对 方为自己所有,为自己所占有”,这就达到了主客统一。真理就是异化,又 克服或扬弃异化的过程。所以黑格尔在这里特别强调哲学是严肃地对待对方,
不是简单地将对方抹杀,真理要前进,要发展,就要严肃对待对方对自己的阻力。用我 9 们的话说,真理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不断克服阻力,在 不断克服阻力中前进。黑格尔用很多方式表达了这个意思, 一个叫作“严肃 地对待对方、对待它方”,真理要发展,就要“忍受痛苦性”,痛苦是从哪 里来的呢? 18 就是因为你树立了一个对立面,对立面老要和你作对,那么“自 我 8 ”这个主体就不要躲避它,而要严肃地对待它,要忍受它的痛苦。其实, 序言这个地方的否定性就是指的对方。 “扬弃”对方,克服对方,占有对方, 使对方为我 12 所有,这就叫作“忍受否定性”。能把这个否定性忍受了,扬弃了, 扬弃客体对主体的对立,这样就能够达到恢复自我 7 了,使对方为我所占有了, 达到一个否定之否定了,这样就丰富了自我,使主体就更有力量了。这样的 主体,黑格尔又叫它为“绝对的否定性”。这个“绝对否定性”实际上指的 是否定之否定。有的时候他又把“绝对否定”叫作“纯粹否定”,“纯粹否定”“绝
对否定”都是指达到否定之否定的意思,都是指异化又扬弃了异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