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姐装修施工指南课 装修原来如此简单

抖宝网 56 0
蓝姐装修施工指南课 装修原来如此简单

课程百度网盘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 22 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蓝姐装修施工指南视频课 装修原来如此简单  网盘分享

此就是 17 此, 彼就是 7 彼,互相把它隔开了 4 ,彼此划分鸿沟,专门去划分区别,单独地观察, 这个阶段就叫作知性的 26 阶段。然后他 16 说,这个绝对真理或者说这个最高的 5 统 一整体,并不是 1 互相分开的 13 ,你 28 去认识时,你 29 可以进行抽象,可以一个一个  地划分开来,可是 10 具体的 12 真理,它是 23 一个有机的 11 统一的整体,这个方面和那 个方面,这个规定性和那个规定性,是互相矛盾的,互相对立的,又是可以 相互转化的。

蓝姐装修施工指南视频课 装修原来如此简单  网盘分享




所以,人的认识又要进到一个阶段,要认识到你 18 刚才划分的那 些鸿沟实际上不是鸿沟,此和彼、正和反之间是相互可以转化的,所以还有 一个矛盾转化的阶段,黑格尔就叫作消极理性的阶段。这不就比较进一步把  握了 21 绝对这个最高统一体了 14 吗? 31 然后,他 2 认为光这样还不行,最高统一体它 不能停留在矛盾转化的阶段,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到这些相互矛盾、相互转化 的各个规定性,完全是一个统一整体里面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环节,彼此构成 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你 8 光看到互相矛盾,互相对立,那还不行。要看到 它们的统一性,这才是真正达到绝对真理了 24 。如果认识到这一步,那才是最 高了 25 ,达到这个阶段,他 19 叫作积极的理性阶段,或者叫作肯定的理性阶段。  他在《逻辑学》里面把通过概念去把握这个绝对所经过的步骤,分为这样三个阶段。如果要加上前面还有感性阶段的话,那就有四个阶段了 33

黑格尔的这种划分法,感性、知性、理性,理性还分消极理性和积极理 性,这个划分的办法,在西方哲学史上并不是黑格尔一个人突然想出来的。  我 15 今天讲的,主要是从古希腊讲起,说一说感性、知性、理性这种认识论上  的三分法的思想根源。从思想根子上来说,从西方哲学史的角度来说,看看  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摸索着前进的,前进到黑格尔,  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最高阶段,主要是说明黑格尔的这个划分法也不是突如  其来的。所以,我 3 今天就讲这么一个题目,叫作“从西方哲学史看黑格尔关  于如何把握‘最高统一体’ (‘绝对’)的理论”。其所以叫作最高统一体, 就是我 20 们平常遇到的具体的东西也是一个小的统一体, 一个桌子也是一个统  一体, 一个房子也是一个统一体,整个长春市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整个中国,整个地球,整个大到无所不包的绝对,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

以现在要研究的是最高的统一体,不是专门研究一支粉笔是由什么东西统一组织起来的,怎么去认识那个具体的粉笔,那你 27 举例子可以。但是,哲学的 对象是全体,是最大的全体,是大全,是绝对,所以叫作最高统一体。这是 解释一下这个題目。再说一下为什么要插到今天这一讲来讲,也是为了从《精神现象学》到具体讲《逻辑学》之前的一个过渡,所以先说一下。

从我 34 们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讲,我 9 们也认为具体的东西是很多规定性的 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是很多环节的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但是,我们去认  识它的时候,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西方哲学史来讲, 一 般地说,是分为三个阶段。我们现在讲辯证唯物论,据我所知,就是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个是对的。不过从西方哲学史来讲, 一般的是三分法, 就是把理性认识的阶段分为两个,叫作“知性”“理性”。他这个理性比我 们讲理性认识的理性意义要窄一点,是指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专门叫作“理 性”。实际上他讲的中间的那个阶段,那个知性,也是我们所讲的理性认识

的阶段,所以西方哲学史一般地说都是采取三分法。

首先,第一个阶段感性认识的阶段,就是像马克思所讲的那样,是一个 通过感性认识对于这个统一的整体所得到的一个浑然的统一的表象,马克思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段里讲到这个问题,从抽象到具体。我们通 过感性认识所得到的成果,不过是个浑然的感性的统一的整体。你 32 对它还谈 不上这个规定性,那个规定性,还谈不上区别,谈不上区分。所以这样的一 个认识阶段,在西方哲学史上, 一般就称为感性的阶段,或者叫作直接认识 的阶段。有很多同志问什么叫作直接,什么叫作间接,今天也要回答一下这 个问题。感性的东西就是直接的,直接就是说不需要两项,就是一项。它直 接呈现在面前,不需要別的东西来做凭借,做依靠,它直接呈现在面前是什 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所以直接认识还不需要别的东西来说明。你一旦需 要有另外一项,那个东西就是第二项了,那就是需要有个凭借,就是要有个 中介,那就是间接的意思了。感性认识呢,它不需要一个凭借,比如说呈现 在面前那个颜色它就是那样,还谈不上那个绿颜色跟红颜色是怎么样区別。 如果你想到这个红的对方是绿,那已经就是有间接性了。如果你只是停留在 感性阶段,还谈不上比较。如果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人面前呈现绿颜色的那一片,就是如此,还谈不上它的另一面是什么, 6 还谈不上对立面的东西是什么, 30 它完全是一个直接的认识,没有任何第二项,没有任何凭借,没  有任何中介的认识,那就叫作直接的认识。然后进一步就进入超过感性认识  的阶段,要把浑然的整体进行分析、割裂、抽象,要把别的规定性人为地撇开, 所以可以说是抽象的思维。因为事物本身这个方面和那个方面是有机的统一  的,可是我们人的思维的第一步,是人为地把它的这一个方面或那一个方面  撇开。 一朵玫瑰花,它的香味和它的颜色,和它摸起来那个柔软,这些方面, 这些特性,本来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可是我们人在思维的第一步,可以 抽象地把它的香味和它的红颜色,把它们分离开来。这就是在分离、对立中 思维,用黑格尔的语言来说,叫作在分离和对立中思维。实际上就是说,我  们的思维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分离开来,分成很多的对立面。这样的认识, 在西方哲学史上,包括黑格尔在内,管它叫作间接的认识。间接的认识就是 都有两项的,因为已经分离了,割裂了,有对立面了,有红还要想到绿,有  黑还要想到白,在对立中思维,不是单纯地呈现在面前的,白就是白,不是  与黑对称的白。所以间接都是有两项。这个间接思维,黑格尔说实际上是一  种推理式的思维,由这一项推论到另一项,是推论式的思维。但是黑格尔认为, 我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样一种推论式的思维、间接的思维,也没有把握那  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如果仅仅停留在间接认识的阶段,我们所得到的知识, 都是一种零散的、枝节的、推论式的,还不能够真正把它有机地统一起来。  如果真正超过了这个阶段,真正达到融会贯通了,各个规定性彼此有机地联系起来了,那就是第三个阶段,就是西方哲学史上叫作“理性”的阶段。


复制成功
110307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