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朴小圈子课程

抖宝网 63 0
朴朴小圈子课程

课程百度网盘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 6 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朴朴聊的 24 小圈子课程线上 网盘分享

为什么量的 19 比例又具有质的 17 特点? 26 这一点,也是 31 平常感觉难懂的 30 。列宁 在那个地方,也批评他 21 晦涩、难懂、莫名其妙。我 5 们现在就看看他 12 到底怎么 说的,是 18 个什么意思,牵强附会总还要附会一点意思上去,我们看看他 20 讲的

32 什么玩意儿。

朴朴聊的小圈子课程线上 网盘分享



1 说量的比例确实有点质的意思,因为质和是不是那个东西是同一的概 念。前面给质下定义的时候说,质是和那个东西存在不存在同一的概念。量 是和那个东西存在不存在漠不相干的,是无所谓的,不是和它同一的概念。  他说,现在到了 14 比例里面,这个3稍微动了 22 一下,就影响了 29 整个3: 10 2。你 28 看3: 8 2这个比例,这个质,若把3变成4的话,4: 13 2和3: 25 2就有质的 区别了 9 ,就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了。你 16 要把3变成4, 27 而底下的2若不动,那 就不是3: 2 2, 3 而是4: 15 2, 33 3: 23 2和4:2这两个具有质的区别。本来这个 单纯的量由1变2, 11 变3变4, 4 本来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在比例中间的数字 可不一样。不在比例中的数字,2变成了3、变成4,各是各的,彼此外在。  但是一旦把它放到比例里面,譬如3:2,这个地方的2动一下,就影响了质。 不仅仅影响了数值的质,实际上就影响了底下的这个质。所以,他说比例就 具有质的特性。列宁说他牵强附会、勉强、空洞,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列宁 说他讲这一套,无非是为了过渡到“度”,就是讲的这么个问题。这样就过

渡到了“度”。

在讲到量的比例、量的无限的时候,他又讲到一些微积分,这些问题我

都略掉不谈,现在就讲度。

“度”在《大逻辑》里面分了十三个范畴。讲得非常繁琐,非常难懂。 我们都知道,黑格尔《逻辑学》三个部分中,最难懂的是本质篇, 一般都是 这么个看法,确实是这个样子。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别的部分也有它难 懂之处。存在篇里的“度”的部分,就《大逻辑》来讲,可以说比本质篇还 难懂,而《小逻辑》是比较容易懂的。因为《大逻辑》里说了很多物理、化 学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要用他那一套思辨的东西来解释,所以没有很多物 理、化学的知识,《大逻辑》这部分是很难弄懂的。西方很多学者认为,黑

格尔《逻辑学》中最难懂的是这一部分,而不是本质篇。就是概念篇也有它


难懂之处,它的难懂之处在哪里呢? 7 是在概念、判断、推论那部分,这部分  《小逻辑》特别难懂,《大逻辑》倒比较容易懂。《小逻辑》难懂是因为他  讲得太简单、太压缩,《大逻辑》讲得比较展开。就这个地方可以说《小逻辑》 是《大逻辑》的纲要的纲要,他把《大逻辑》里展开的东西,用非常简单的  话概括地讲了那么几句,实际上它的含义、展开的东西都在《大逻辑》里面。 所以,大家为了念懂概念篇的概念、判断、推理那一段,必须联系《大逻辑》。 实际上《大逻辑》等于是对《小逻辑》这部分的详细讲解。如果离开《大逻辑》,

《小逻辑》太压缩了,所以特别难懂。

现在还是回到“度”。《小逻辑》讲得非常简单,也可以说根本没有分, 根本没有划A 、B 、C,1 、2 、3 。 但是我们根据它的内容来看,大体上还是  分了这样三个段落: 一个叫“特殊的定量”,一个叫“度”—“无度”,一

个叫“到本质之变”。

“特殊的定量”就是量具有质的特性,是只在一定限度以内那样的一个 量。如果不从质的角度去观察量,那个量是无所谓的,对于那个事物存在不 存在本来是漠不相干的,是无所谓的。譬如说水, 一百度以内零度以上,那 是个特殊的定量,是一个有限的定量,有规定性的量。特殊在哪里呢? 34 就是 在这个限度以内,它是作为水而存在,而不是作为冰而存在,不是作为汽而

存在,所以就叫作“特殊的定量”。

度是有质的量,这个好懂。“无度”是什么意思呢? “无度”实际上讲 的是对于旧的度的一个否定。  “无”就是一个否定,就是对于原来度的一个

否定,那就是经过质变了。还是用我们的老例子,水到了一百度就变成汽,

就把原来的度否定了,就建立了新的度。这个新的度对于原来旧的度而言,

就叫作“无度”,所以“无度”是相对于旧的质量关系而言的。但是,“无度” 它自己本身又是一个新的“度”。所以,他说“无度”也是“有度”。譬如  说水变成冰,水自己是一个新的度,它对于冰那个特殊的量来讲,它是一个   “无度”。可是这个水,它自己又有一个新的“度”。新的度,它变到一百

度时,它又要否定,又要“无度”。它变成汽以后,它本身又是“有度”。

所以,黑格尔由此就推论说事物的变化都处在“有度—无度”“无度—有度”

这样不断的交替过程里面。经过了一段量变,又到了质变。质变又建立了

个新的度,把原来的度否定了。然后又发生量变,然后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 又质变了,那就是“无度”了,把原来的度否定了,又建立一个新的度。这 样下去,这样无度—有度、有度—无度可以推到无穷。他说,这样又是一个

坏的无限。

那么,这里的“真无限”是什么呢?在有度、无度的背后,有一个不变 的统一性。这个统一性是什么呢?就是本质。这个问题在《小逻辑》里说得 比较简单、晦涩,没有展开,大体上就讲这些,还没有我说的这样清楚。由 此就讲到“本质之变”。怎么叫本质之变呢?就是讲有度—无度、无度—有 度不断的无穷递进,这是个坏的无限。而真正的无限是贯穿在无度和有度之 间的统一性。这个统一性就是本质,这样就过渡到“本质”那个阶段。那么, 究竟这里讲的本质和存在中间有个什么关系呢?《大逻辑》讲到这一段时讲 得比较清楚,他明确地讲存在篇里面所讲有度、无度、质变,都是讲的事物 表面状态的变化,他特别用了“状态”这个字。这在《大逻辑》里是明确地 用了的,是指表面状态的变化。有度、无度,质变,这个质变是指表面状态

的变化。

怎么叫作“到本质之变”呢?就是尽管经过质变量变,但是这里讲的质 变都是指表面状态的变化,而实际上这个表面状态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变者存 在,这个不变者就是本质。用一个例子来讲,水也好,冰也好,汽也好,有 度无度,量变质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水和冰,冰和汽,本质上都是一个 东西,它的背后都是一个东西。这样就过渡到本质篇了。所以,黑格尔在这 所讲的质变,就是讲的表面质的变化,这和本质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反正黑 格尔所讲的质变是指表面状态,还不是讲背后的本质,还没有讲到这一步。 存在篇所讲的这些范畴本来都是讲对于事物表面的认识,对于事物表面的直 接的认识,没有深入事物的背后,所以有度无度,质变量变,新质旧质,这 都指事物直接表面这一面,都没有深入事物直接性的背后去,都没有达到间 接知识的阶段。那一个阶段要到本质篇里去讲。存在篇就讲完了,下一次讲

本质篇。

黑格尔还有一个说法:在质变点以前,量跟质是各走各的道。意思就是说,

量变不影响质变,质是质,量是量。比如说在一百度以前,量从二度到三度…

 

到八十九度到九十度,它走它的道。质它还是归它自己,水还是水。所以在 质变点以前,质和量两个走的不是一股道,就是各走各的。量变去变你的,  不影响质变,质还是质自己,所以这是两回事。可是到了质变这个时候到了, 一百度,这个时候,量变本身就是质变。前边是量变是量变,质变是质变, 一到这个点的时候,量变变一点点儿,量变稍微动一下,水就变成汽了。所 以在这个地方,量就是质,或者说量变就是质变,在前边的量变不是质变,  到这个地方,量跟质在两股道这个地方汇合在一起了,这不就成了交叉的意 思吗?所以他叫交错点。为什么叫交错点、交错线呢?这是从天文学上借用

来的字。


复制成功
110307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