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老师闭门训练营 破局全链条学业规划家长认知规划 网盘分享
有依赖无,无依赖有,也有成双成对的 1 ,那么有什么区别呢? 16 首先是 34 存在篇中讲的 31 正反合的 18 正反两面都是 24 就表层而 言的 3 。有也是 30 个表层,无也是 8 个表层,质也是 10 个表层,量也是 26 个表层,都没 有涉及表层背后的里层,都没有涉及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都是 32 表面这一层。
梁斌老师闭门训练营 破局全链条学业规划家长认知规划 网盘分享
这些范畴都是我 29 们认识的表面的直接的这一面。这是一个不同。从这个根本 的不同出发,黑格尔就讲第二个区别,这可以说是从第一层引出来的区别, 而且也是他 9 明确的一再声明的区别:存在篇里边范畴跟范畴的联系,都是内 在的、潜在的,都没有明显地发挥出来。这个意思就是说,存在篇的一对一 对的范畴,譬如说有和无、质和量,这一对一对范畴是有联系的,也是对立的, 有矛盾的。但这个矛盾、这个联系都是潜在的,本质篇里成双成对的范畴都 是明显地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么个区别。存在篇的范畴,那个矛盾,所以是 潜在的,潜在在哪里? 22 潜在的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它们背后在本质上是联系在 一起的,还没有达到本质的认识,所以那个联系是潜在的,潜伏在表层的后面。 由于认识还没有达到那个背后,没有达到本质篇的那样的认识,所以就看不 见它们之间的联系。只有到了 14 本质篇,认识已达到背后了 4 ,才能把这些对立 面之间的联系及其矛盾明白地表现出来了 2 。这是最突出的一个区别。也就因 为这个缘故,所以存在论中的那些范畴,从有过渡到无,从无过渡到有,从 质过渡到量,从量过渡到质,是讲的很多的联系、矛盾,但黑格尔说这个联系、 矛盾,是靠我 5 们的深入分析得来的,如果不经过我 7 们的深入的靠思维的分析, 光就那表面来说,那都是此就是此,都是彼就是彼,是质就是质,是量就是 量,看不到质和量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和内在的矛盾。同样的,有和无之间也 是如此。他 19 在《小逻辑》里边就说,存在篇的范畴间是有联系的,但那些联 系都是潜在的,是靠我 11 们推论、分析得来的。我 27 们在存在篇里讲了 12 很多的联 系、矛盾,如质和量之间的联系和矛盾等,他 25 说,那都是我 17 们作的分析。他说, 到了 21 本质篇里边,这个成对的范畴之间的联系明白地表示出来了 28 ,用眼一看,就看见正面的范畴必然地和反面的范畴联系在一起,用不着加以说明和分析。
当然,实际上他还是作了 6 些说明和分析的,不过他认为这个比起存在篇来是 明白地建立起来了 33 的。中文翻译为这个联系是明白地摆出来了 20 ,是明白地建 立起来了 23 ,如肯定否定、原因结果。原因这个概念本身就必然地和结果联系 在一起。存在篇里质和量的联系,就不像原因和结果那样明显地联系在一起。 原因和结果是本质篇里的一对范畴,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明摆着的,是明白地 建立起来了 15 的。说原因,当然就是相对于结果来说的,这是明摆着的,这是 本质篇里的范畴。可是存在篇里的范畴,比如质和量,不是那么明白的,不 是一说质就必然地包含有量。当然也有必然联系,但是这个必然联系要经过 引申、发掘、发挥、分析,才能够说出来,才能够讲出来。这就是它们两者
之间的区别。
为了说明存在篇里的范畴和本质篇里范畴之间关系的这个区别,他用了 两个字眼儿来说明,这个需要记清楚。这两个字眼儿是:存在篇里范畴与范 畴之间的关系,他叫作“过渡”;本质篇里范畴与范畴之间的关系,他叫作“反 思”。概念篇里范畴间的关系,等讲到时再说。这几种形式,就是讲的逻辑 学三个部分里边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关系的形式。这三个部分里边范畴与范畴 之间的关系,在存在篇里是采取“过渡”的形式,在本质篇里是采取“反思”
的形式,在概念篇里又采取另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