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师电子琴钢琴弹唱视频教程 电子琴入门 网盘分享
一个事物的 3 产生, 除了 29 它的 19 那个起决定性作用的 27 东西即根据本身之外,还得有条件。条件是 9 不 可缺少的 12 ,但是 10 条件毕竟是 25 起一种辅助作用,不可缺少的 14 、必要的,但是 16 它 并不是 15 最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叫作条件。
彭老师电子琴钢琴弹唱视频教程 电子琴入门 网盘分享
他 20 说条件的特性是 32 既独立于根据又依赖于根据。条件和根据不完全是 21 一 回事,它有它的独立性,但是它又依赖于根据,这就是条件。条件是又独立 于根据,又依赖于根据。两者是又有独立性又有相互依赖性的关系,也是个 反思的关系。这里面讲的都是反思的范畴。大家要联系我 17 前面讲的就会看到, 这里的一对一对范畴,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反思的关系。他 18 说,如果我 4 们联系一个事物的条件来考虑那个事物的根据,那么这个根据就叫作一个事 物的实质。可以打个比喻,我们也经常举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是一颗豌豆的 种子,豌豆的种子对于它将来长成豌豆来讲,那它是将来要长成的豌豆苗的 实质。为什么叫实质呢? 30 这就是联系条件来讲根据。这个豌豆苗的根据是豌 豆种子,不然的话,它将来长成个什么东西呀? 11 这个豌豆苗的根据是什么呢? 34 就是种到地里的豌豆的种子。这个豌豆的种子,联系到一定的条件来讲,就 是说有了 24 合适的阳光、土壤、水分,就是有合适的条件的话,它就变成一棵
豌豆苗了 33 。所以联系条件来考虑根据,那么这个根据就叫作一个事物的实质。
那就是说,豌豆这个实质,将来有了一定的合适的条件它就变成了豌豆苗。
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讲,这个豌豆的种子就是豌豆苗的实质。
然后由此他 7 就说,当实质完全具备了条件时,它变成了一个现实的东西 了。譬如说豌豆的种子它是个实质的东西,这个实质等到条件都齐备了,条 件完全都有了,阳光、水分、土壤合适了,那它不就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了 吗? 8 这个变成了的实在的东西叫什么呢? 5 就叫作实存。所以实存是有根据的 存在。那么, 31 这个实存与存在篇里讲的存在有什么区别呢? 23 我们平常就没有 做这个区别,反正那个事物存在就完了,豌豆长出来成为苗,那也是个存在 呀,是个存在的东西呀。可是在黑格尔这里却又做了区分,他 6 把这个叫实存。 那就是说,实存跟存在两个范畴不一样。存在这个范畴是在存在篇里面讲的, 那还只是就事物的表面的直接的那个角度来说的,只就它表面的、直接呈现 在面前的这一面,反正存在着,就是有这么个直接的存在,呈现在面前的这 样一个东西。用存在这个范畴,只是表明我们的认识到了这样一步。如果我 们能认识到这个存在的背后是有根据的,我能够认识到这个豌豆苗不仅仅是 一个直接呈现在我面前的豌豆苗就完了,像一个小孩就知道它就是豌豆苗就 完了,而能认识到它的存在的背后的根据是种子,那就达到实存的概念了, 也就是有根据的存在了,就是认识到存在的背后的东西了。所以实存是一个 本质性的范畴,是本质篇里面的范畴,是反思的范畴。它是有根据的存在, 那就是有表有里了。我不是说过吗?本质篇里讲的范畴的关系都是表里之间 的关系。如果你 13 只是认识到这个豌豆苗就是个直接的存在,那是存在篇里面 讲的问题,这种认识处在直接认识的阶段。如果你 1 认识到它的背后的根据了, 达到在根据的存在了,达到实存了,那就是本质篇了,是间接的认识了,认 识已经深入一步了,所以实存是比存在高的范畴,高就说明认识深入了。还 是对同一个东西,还是同一个豌豆苗,问题是你的认识处在低级阶段呢,还 是处在高级阶段呢?还是对同一东西的认识,可是你可以用两个不同的范畴
去概括,去表明你的认识处在一个高低不同的阶段,就是指的这样一个意思。
这个地方涉及《大逻辑》和《小逻辑》的安排问题。我一般的都没有谈《大 逻辑》跟《小逻辑》的不同,因为这个太复杂了,时间也不容许那样去讲,
但这个地方需要说一下。我刚才说了,实存这个范畴已经讲到本质篇了,可
是《小逻辑》, 2 大家从目录表上就可以看到,实存那个范畴是摆在本质篇里 的第一个大的阶段,而在《大逻辑》里,是摆到现象范畴的第一个大的阶段。 《大逻辑》说,有根据的存在就是实存,这个实存就是现象。现象就是那个 本质已经表现到外面来了,表现到一个实际存在着的事物里面来了,所以它 已经是属于现象的阶段。可是《小逻辑》把这个实存放在现象的前面的一个 阶段里,放在本质自身还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个阶段里。究竟黑格尔的道理何 在呢?他 26 并没有说明。但是从它的篇幅来看,《小逻辑》尽管把实存摆在本 质篇的第一个大阶段,但是它已经是摆在第一个大阶段的后面,而且篇幅很 小。第一个大阶段着重讲的是同一律、矛盾律等等,都是讲的思想规律的问 题,都是讲的纯反思的规定,都还没有达到现象的阶段。这个地方黑格尔尽 管列了一个实存,看样子他 28 也是把它作为过渡到现象的一个过渡性的阶段, 所以篇幅很小。《小逻辑》里面讲实存的篇幅很小,尽管它摆在本质还没有 表现出来的那个阶段。按说是应该像《大逻辑》那样安排,摆在现象里面, 因为它已经是有根据的存在了,就是完全到了现象界了。所以就这个地方讲, 我倒是觉得《大逻辑》安排得合理一些。我所以讲本质篇按《大逻辑》讲, 就是觉得《大逻辑》的安排比《小逻辑》的安排更合理一些。这个问题, 一
般不专门研究黑格尔的也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