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言老师 普通话好声音课

抖宝网 97 0
秉言老师 普通话好声音课

课程百度网盘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 19 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秉言老师 普通话好声音课 给懒人的 12 普通话好声音课 网盘分享

当我 31 们听到一个新想法,除非这个想法非常符合直觉,否则通常会经过一番思考才会接受。思考的 11 过程就是 17 在寻找支持这个新信念的 20 理由。

秉言老师 普通话好声音课 给懒人的 33 普通话好声音课 网盘分享




当我 28 们找到好的 18 理由来相信这个想法时、就等于在信念间搭起一个 “支持”的 4 关系,而将新的信念纳入我 1 们的知识网络里面。事实上,这 种自然而然的思考习惯所建立起信念间的支持关系网,就类似基础论所 主张的知识结构。这些理所当然的信念称之为“基础信念”, 16 而需要其 他 23 信念支持的信念则称为“非基础信念”。所有非基础信念的合理性由 其他 25 非基础信念或是 13 基础信念所提供;而基础信念本身就具有合理性,

不需有其他 21 信念的支持。

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信念,就成了 34 整个信念网络的 基层,而成为基础论知识结构中的基础信念,而由这些基础信念所支持 的其他 29 信念则为整个知识结构的上层,是 5 非基础信念。这是人们天生在 思考以及建立知识体系时的最原始方法,因此很自然地,如笛卡尔一般, 当我 3 们对已有的整个知识体系不满意时,便会回到我 14 们所认为的知识的

出发点——基础知识——去寻找解答。也就是说,我 9 们过去可能过于轻率地将一些原本是错误的信念当作理所当然的,而让一些错误的信念隐 藏在基础信念之中,导致许多错误的知识。因此,重建知识的最重要工作, 自然就是深入基础信念的区域,把错误的知识找出来丢弃,让基础知识的区域只剩下正确的信念。

这样一个知识革新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也很有意义,并不是太难的 工作。只要仔细去找,挑出错误的知识即可。但是在哲学史上,人们实 际去执行这个任务之后,却发现跟原本的预期很不一样。原本只想剔除 一些可能是极少数的害群之马,最后却几乎斩草除根,走向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思维世界。让我 2 们来看看这段有趣的思想转折。

基础论的基本主张是,  “在我 22 们的认知中,所有正确的信念之间有 着合理性支持的关系,而这支持的关系所构成的结构像大厦一般,分为 地基和上层结构,上层结构有很多层,不断堆积上去。这座知识大厦的 地基就是不需要其他 32 信念支持的基础信念,而上层结构则是需要其他 30

念支持的非基础信念。”

整个基础论问题的焦点在于,这样的基础信念是否存在? 7 首先,我 27  们可以分析出,基础信念必须具备两个特质。第一,基础信念本身就已 经是明显合理为真,不需要其他 8 信念的支持,即所谓自明的(self-justified)  信念。它本身是合理的,不需要由其他信念提供合理性。第二,基础信 念可以用来支持其他正确的信念,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当目标明确/

之后,哲学家们就开始了 26 寻找基础信念的任务。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Rationalism)认为,基础信念就是那

些在我 10 们认知中先天具备而且为真的信念,简单称之为“先验知识” (a   priori  knowledge)。所谓“先验知识”指的是无需依赖经验也可以知道 其为真的知识,就像笛卡尔光靠“我思故我在”的推理(不需依赖任何  感官经验)就找到了 15 “我在”的知识一样。这种知识也可以说是在认知 上先于经验的知识。有人称呼这样的知识为先天知识,意指与生俱来的 知识。其实两者意思差不了 24 多少,通常先于经验的知识也应该是先天的, 而且都是自明的。当我们看见它时,就自然而然觉得那是正确的,完全不需要其他信念的支持

不过,称呼其为与生俱来的知识会有比较多的麻烦。例如,笛卡尔 认为矛盾律(P  与非P 不能同时为真)是自明的,也是先于经验的。我  们或许不需要依赖什么经验也能知道矛盾律为真,但如果说它是先天的、 与生俱来的,似乎是说,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都知道矛盾律为真,这就  不可思议了 6 。所以,不要将“先验知识”当作是出生就有的知识,而是 人们认知中,不需要依赖任何特定经验,就必然可以获得的知识,这样

会比较有说服力一些。


复制成功
110307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