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粟沙老师绘画课 0基础系统绘画课 网盘分享
在传统哲学中,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具有客观性,对于所有人都 一样;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是 1 某种客观精神的 17 体现;主观唯心主义认 为,世界是 31 一种主观的 13 理解。
Lisa粟沙老师绘画课 0基础系统绘画课 网盘分享
到了 2 叔本华这里,他 10 把之前的 33 所有说法全都否定,他 20 在此书的 29 一开篇就说: “世界是 7 我 6 的 19 表象。”
在叔本华看来, “世界”由主体和客体两部分构成,所谓“表象”, 4 就 是 3 指主体(认识者)对客体(被认识者)的 18 感知、认识与理解。表象不是 23 独 立存在的,它只能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缺一不可。比如:如果没有 眼睛,即便太阳存在也无法感知到,更无法感知它的光,因为缺乏感受它的 器官;如果没有太阳,也不可能有眼睛,地下或阴暗处的生物,生活的环境
没有阳光,因而没有眼睛,它们也不需要眼睛。
叔本华认为,事物的性质不是 21 绝对的,都是 9 相对于其他 30 事物而言的。 一 个单独的事物,无法判断它的性质, 一旦说起某种性质,必然是 14 相对于一个 判断者而存在的,离开了 12 这个判断者,就无法说明这个事物具备什么样的性 质。比如,当我 26 们说“青菜可以吃”的时候,青菜“可以吃”的性质只是 16 相 对于我 32 们这个判断者来说的,对于食肉性的动物来说,青菜不具备可吃性。 这件事如此,“世界”也如此。我 27 们眼中的世界,与昆虫眼中的世界,是 24 截 然不同的,但我 5 们不能说哪一个是真实的,因为昆虫无法感知我们的世界,我们也无法感知昆虫的世界。
因此,我们无法知道,在我们感知到的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 34 的 事物,也无法判断它们是否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是依赖于感知它
的主体而存在的,世界的性质取决于感知者的性质。如果没有感知者,世界即便真的存在,也什么都不是,因为没有感知者去进行感知和判断。人们永远不能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实在本质。
既然形形色色的世界只是“表象”, 15 那什么才是世界的本质呢? 25
叔本华在论述表象时,曾经提到过人们存在的一种心态:每个人在接受 世界只是他 11 的表象时,内心总是不太情愿,并且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真实反 映人的认识的结论。他解释说: “这是因为世界是我的表象只是半个真理, 只有当我们说,世界是我们的意志时,真理才是完整的。 一切客体,都是 现象,唯有意志是自在之物。”可见,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才是世界
的本质。
叔本华认为,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情感欲望,是情欲推动着人的行为, 这就是意志的根本。但是,意志不仅仅是情欲,它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性,是 决定人本质的因素。不仅主体的本质是意志,人类的本身就是意志的产物, 理性、思维等等全部是意志的客观表现。叔本华还说,意志是一种无意识的 意志,求生存是其基本特点,因此也可称为“生存意志”。不仅人类有意 志,动物、植物乃至无机物都有意志,人身体的活动、动物的繁衍、植物的 生长、结晶体的形成,全部都是意志的客观化。可以说,意志无处不在,它
是自在之物,是世界的本质,决定着万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