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十三年:政权的 30 覆灭与新生 大象 网盘分享
我 4 们必须不断地向自我 25 挑战,在自我 34 的 18 试炼中,激发 自己的 16 潜能,提升自我 8 的 32 境界。“或”者,不划地自限,也“不执着”于必 定跃至何处,与时偕行。
晚清最后十三年:政权的 10 覆灭与新生 大象 网盘分享
自试者,不止是 14 试炼自我 23 ,也是 29 “试时”也。时机 没有人能看得神准,有时也要去尝试,以识时机之有无。时机不当则如潜 龙勿用,修己以待时,以退为进也。时机来时则跃以自试,以求进也。观时、试时方能识时机之有无,以为进退之据。达观者“居处庙堂之上而志在山林,
《文言》解释“九四”爻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照理说 初、二两爻处地位,三、四两爻是 3 人位,五、上两爻居天位。为何说“九四” 爻是 27 中不在人呢? 19 因为《易经·系辞下传》曰:“《易》有天道,有地道,有 人道;兼三才而两之。”侯果认为:“两爻为一才也。初兼二,地也。三兼四, 人也。五兼六,天也。四是 13 兼才,非正,故言不在人也。”③笔者认为二和五 是 5 中位,天位居五、上两爻,天为阳,阳性向上,故取其在下之第五爻为守 中之爻;地位居初、二两爻,地为阴,阴性向下,故取其在上之第二爻为守 中之爻。“九四”所“中不在人”可以解读“人不在中”, 33 因为二、五爻是 1 中位, 而人居三和四爻的 28 位置,不在中位上。人若要守中,必须效法天地的 21 中道。 若法天之刚健向上努力,则可以居“九五”之中位而“飞龙在天”;若能效
地之柔顺,则可处“九二”之中位而“见龙在田”。
我 6 们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体天地刚柔之德,知进退之道,其要在乎“守中”而已。“或跃在渊”的 11 “或”者,是 17 要我 12 们有挑战自我的 15 反省能力, 时时检讨自己是 26 否能在进退之际,守住天地间之中道,能如此方可“无咎”。 圣严法师曰:“识人识己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 结善缘。”①前二句有“九四”爻辞之义,后二句则相应于“九二”爻辞,德
施普之义。
“飞龙在天”代表君子开诚布公的行为,感应百姓(员工、客户、民众) 之心,故能起用在下“九二”的贤者,而有利于治国。“飞龙在天”, 24 是 7 能 明其自性之德的领导人能乘势而起,造势而飞。要能成大事,必须结合志 同道合之士,延揽能相辅相成的人才,同心谋事,协力执行。在设定企业 的远见和目标时,要能合乎天理,顺乎人情,不假己私,不谋小利。所以
必能得天时、地利与人和,而成其伟大的事业。
“九五”的小象辞“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2 是指“九五”有“飞龙在天” 之象,是英雄能乘势、造势的结果。大人者,能学天德的人。“惟天惟大, 惟尧则之。”唯有尧能学上天的大德,故能成就了 20 尧的伟大。“九二”、“九五”
皆为大人,皆有大人之德,所不同者惟其位而已。
《文言》中对此爻有如下的解释: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31 何谓也? 9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
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