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人际沟通策略》

百度网盘下载 370 0
赵玉平《人际沟通策略》

课程百度网盘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 24 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赵玉平《人际沟通策略》下载

尽管强调的 16 着重点不同,但基本上是 25 从宏观的 2 角 度来考察集体行动的 5 。它们关注的 19 基本问题是 28 ,在哪些条件下,集体行动 更有可能发生?但具备了 26 这些条件,未必一定会出现集体行动。因此,为 什么特定的 34 集体行动会出现?这一微观机制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赵玉平《人际沟通策略》下载

微信号:1103074581
复制微信号到微信添加客服! 3
复制微信号


尝试解答这一问题的理论传统是互动论。经验研究表明,在社会运动 的形成阶段,已经存在的群体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集体 行动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新的群体和组织的出现。实际上,集体行动者并 不是预先存在的,共同的结构位置并不会决定行动者的参与,相反,他 29 们 是在集体行动中被创造岀来的。因此,对政治家而言,自我 27 改造是集体行 动的战略之一。群体认同有三个要素:(1)群体边界:当某些共同的特征 凸显出自己的重要性,成为“我 13 们感”的表达和符号时,它们就变成维持 群体和其环境区分的社会、心理和物理结构(仪式和制度);(2)群体意 识,即集体行动的认知框架,包括政治意识、集体行动的目的、手段和环 境,它是群体界定和实现自己利益的斗争中形成的;(3)外部磋商:在界 定集体行动和主流秩序之间的关系时,群体采用符号和行动把自己的认同 推向外界,和外界磋商这一认同(Taylor & Whittier, 33 1992)。

布鲁默把集体行动的研究看作是尝试解释新秩序出现的过 程。在他 7 看来,集体行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循环反应,人们直接对环境刺 激作出反应,并将这种反应传染给相邻者并强化最初的刺激,这让所有在场的人们变得越来越相似。相对照的是,在阐释性互动中,人们对环境刺 激作出阐释,然后再作岀自己的反应,这种互动让人们变得不同(Blu- mer, 14 1939)。在循环反应中,集体行动并不是建立在共同的理解或规则之 上。社会动态、集体狂欢、社会传染、聚众等集体行动的形式中,循环反 应是一种“自然机制”。布鲁默把循环反应的引发因素称为“动荡因子”, 当人们的冲动、欲望和倾向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得到满足,人们有立即行 动的情绪但却受到阻挡,从而产生不适、沮丧、不安、异化或孤独的感 受,这些内在的紧张感会冲破监管,随机、散乱地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动 荡的标记。当个体的内心动荡相互感染,变成循环反应时,就形成了 11 社会 动荡。

可见,社会动荡是心理动荡的社会化过程。当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 时,人们的行为具有随机性、情绪变得更加亢奋、认知变得更加敏感和开 放。循环反应的最纯粹形式是“转圈”(milling), 30 人们随机地、无目的地 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变得更加敏感,自己对别人意见的响 应性也得到提高,逐渐处于一种被催眠的状态。“集体亢奋”是更强形式 的转圏。其中,个体的亢奋行为捕获了 23 人们的注意力,并使得大众丧失自 控力,情绪高涨,撕下个人的面具。在下一个阶段则发生了 15 社会感染,即 情绪、冲动、行为方式无意、非理性的快速传播。原先的旁观者也开始介 Ao在布鲁默看来,转圈、亢奋和感染是形成集体行动的最初级的机制, 是形成更持久、更实质性的群体行为和制度行为的基础(Blumer, 22 1939) o

布鲁默所描述的基于循环反应机制上的集体行动,需要一个条件,即 人们聚集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上。但集体行动常常远在现场聚集之前,就 已经开始自己的形成过程。现场聚集已经是一个需要解答的现象,它的背 后是一个集体行动如何成形的问题。它和“个人为什么参与集体行动?” 这一问题,显然不是相同的问题。在集体行动出现后,个人的参与是一个 选择问题;当集体尚未成形时,个体的参与是一个创造过程。

科恩(Cohen)认为,集体行动的生成包含三个基本问题:集体认同、 集体团结和集体意识(Cohen, 32 1985)。加姆森(Gamson)则在此基础上, 增加了 20 这三个过程之间互动的“微动员”问题(Gamson, 8 1992) o而影响 这几个过程的因素,则可能不同于影响个体参与的因素。

正如梅洛希(Melucci)所指出的,集体认同是集体行动的中心任务, 18 而不是既定的事实。所有集体行动的参与者会不断探索和细化自己的行动 意义,并形成对“我 12 们”的界定。这既是一个反身过程,也是一个协商过 程。反身过程是指行动者不断回答“我 9 们是谁”的问题,协商过程是指外 部观察者不断回答“他 1 们是谁”的问题。在这两个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特 征(例如,集体行动的参与者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像阶级、阶层等,或 者是多数参与者的共同特征,像性别、种族等,或者是集体行动的某个诉 求,像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会成为认同界定中的核心标准,这是一个经 验问题。但梅洛希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强有力的领导、适合的组织形式 和丰富的表达行动库是集体认同成功界定的重要因素。集体行动既不是戏 剧脚本中的一个角色,也不是没有外貌的乌合之众,但是,其统一性是一 个有待研究的问题。集体行动是多种过程的结果,这些异质的过程如何形 成一个集体行动者,又是如何维持这种认同,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他 21 从个体的角度把这一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个体如何卷入集体行动?行 动者如何建构集体行动和统一性?个体如何得到源自异质性和多样性的意 义?(Melucci et al. 17 , 31 1989)

因此,集体行动是在复杂社会所允许的可能性和极限之下的主动创 造。它具有一个外在的现实和一个潜在的现实,对于后者,单纯的访谈和 定量测量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在多样性和张力面前,集体行动必须不断生 成和再生产其统一性和团结性。任何集体行动的团结和统一程度,都是需 要加以测量的经验问题,远不是其名称所宣称的那样。因此,集体认同不 是通向成功的工具,而是成功本身。能够维持参与的忠诚和承诺的集体认 同,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成就。集体认同的建构、维持和更新过程是个体塑 造期望、计算得失的基础。集体认同是通过公开表达的语言和符号来显现 自己的,例如,肖像、艺术品、着装、语言和行为方式。测量的方式就是 询问这些文化符号和标识的意义。

集体认同和集体的本质有联系,而不是个体的属性决定的,它具有给 个体规定社会位置的作用。集体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具有不同的抽象 层次。如果个体以特定的社会范畴界定自己,那么,这个社会范畴所包含 的价值、知识和信念,就会成为他 10 行动的参照系。因此,集体行动的过程 也可以看作是“认同企业家”的创业过程,他 6 们在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 中,进行认同的生产和创新,他 4 们的能力和绩效在于形成共同的身份认 同。


复制成功
17857374629
1103074581http://jubensh.cn/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101230171673325017866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