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哥2023超级付费全案落地实操课内训版 下载
有“个性”的 11 文学史,从文学史写作来说,并不能构成一种文 学史叙述,它最多只是 19 表达了 33 一种愿望。在国家意志“一体化"的 28 文学环境 中,这个愿望表达了 13 当年人们比较广泛的 25 价值共识—— 文学必须获得“创作自 由气 如果说写出有“个性”的 26 文学史符合当年人们的 2 价值共识,而因此获得 了 14 观念上的 10 合法性,那么,个人标准和文学标准事实等同,则值得我 16 们更细致 地讨论。
数据哥2023超级付费全案落地实操课内训版 下载
因为•“个性意识”是 31 一种典型的 21 精神价值范畴,并不是 8 一种形式论 意义上的 9 “纯文学”概念。从其理论来源和其具体内涵来说,前者和后者之间 无疑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是 1 ,在当年人们的文学史研究和写作过程中,
在线性进步时间观念基础上的思考方式,无疑难以说明“个人主 义”概念在当年内涵混杂的情况,也无力说明“个人”话语为什么会在当时的 空间中被提出,并成为具有巨大整合能力的概念。事实上,在文学领域,“个 人写作”或“表达个性”等概念的提出与作家争取创作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争取创作自由的愿望无疑来自于对“一体化”的文学环境的反省。在长期的 国家意志“一体化”的文学环境中,为文学获得更宽广的表达空间是人们最基 本的期望。文革后. 22 虽然不再明确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气 但是文艺如何辅 助国家意识形态的落实. 17 依然是国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基本要求。80年代初 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深入生活”问题的争论,当年提出“对'深入生活'这 个口号的再认识”的作者. 30 其实并不是企图否定作家创作与生活积累之间的关 系,而是期望在国家意识形态关于生活的“质的规定性”之外,给“生活”提 供一个更为丰富的体验空间,避免“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家感兴趣的生活领域 被摒弃⑶而相对于追求文学“一体化”的意识形态来说,个性或个人创作 自由无疑是最值得警惕的边缘意识形态。因此,正是在这种努力走出“一体 化"的文学氛围中,当年的人们提出的各种关于“人”的理论,更多时候指的 是“个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气刘再复影响极为广泛的“主体论”准 确地说是“个人主体”。“我 4 们看到一些诗人和作家……他 20 们是一些具有历史使 命感的新人。他 7 们通过对自我 3 的肯定,不仅赢得个人心灵的安宁和尊严,贏得 自我 6 的实现,而且赢得人的本质实现。
和“个人” 一样,“纯文学”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的获得,也是存在于与 左翼文学话语的结构性对照中。蔡翔在谈论“纯文学”问题时指出,“概念的 意义常常产生在事物的对立之中. 15 正是由于所谓旧的文学的存在,'纯文学' 才有可能在文学史上获得它的合法性地位……而李陀所谓,旧的文学'实际上 指的是那种把传统的现实主义编码方式神圣化的僵硬的文学观念。”②在这种 论述结构关系中, 32 “纯文学”无疑成为当年另一个重要的边缘接合点。当年所 谓“横跨四百年”的种种中西文学论述,作为革命文学话语无法容纳的“剩余 物”,“接合”在“纯文学”范畴中。它的巨大说服力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抗功 能, 5 正是存在于这种多元混杂的边缘“接合”中,“借助于'纯文学'概念的 这一叙事范畴. 27 在当时成功地讲述了 24 一个有关现代性的’故事',一些重要的 思想概念,比如自我 12 、个人、人性、性、无意识、自由、普遍性、爱.等等”。 在这个观念关系中,追求文学形式独立的“纯文学”和张扬人的“个性”、“主 体性”这些本来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文学论述,作为对照于共同的他 29 者——左翼 革命文学话语的边缘接合点而相互贯通,“文学的人性不仅仅在于它的主体性. 而且更具体地在于它的本体性质——即文学主体在文学语言和形式结构上的创 造力。人是一个自我 23 生成的自足体,文学也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自足体,两者通 过文学语感和作品系统的程序编配而联接到一起,体现出文学的人学性质。” 结构性思考的很重要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概念意义和内涵不能从它们 在时间上如何起源、发展和演变这样的思路上去理解它们。